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潮流、流行趋势只和服装鞋帽沾边,每年春秋两季各大品牌的时装发布会,就是潮流人士捕捉时尚信号的机会。但其实在汽车界也是如此,每年的各大车展就是车企对新设计的集中展示。
正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漂亮的车就是好卖。除了一张“好看的脸”,你还得有“内在美”,很多人也会冲着内饰去买车。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几个当下流行的汽车潮流趋势,看看你的车上有没有这些元素。
1、越来越“不老实”的车顶
不夸张,现在10辆车里基本8辆的车顶都悬浮着,有些原先没有悬浮车顶的车型,也会借着改款和换代的时机让车顶“悬起来”。所谓悬浮式车顶,就是通过立柱配色将车顶与车身区隔开,给人以车顶与车身分离的视觉错误。由此一来,可以让车型的线条更加流畅,车顶显得更低,外观更具科技和运动感。
真正将悬浮式车顶发扬光大的是路虎揽胜,也许会有人有异议,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悬浮式车顶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设计,目前为止,针对它的负面评价非常少。
其实MINI也可以说是悬浮车顶的发扬者。
2、越来越“凶狠”的进气格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汽车前脸的“大嘴”造型,逐渐流行了起来。比如奥迪、雷克萨斯等全系车型都使用了这种极为夸张的进气格栅。
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一眼就看出咄咄逼人的架势,有很强的攻击力,运动性格也非常明显。这种外观上的冲击力让传统的商务车少了一些中庸沉稳,多了一些运动范儿,跟目前购车群体的年轻化有很大关系。
不过想要采用这种设计对于车企的艺术功底要求很高,如果车身线条不够饱满、不够有张力,那么这张大嘴反而会显得非常歇斯底里、非常没有自信。
比如丰田的亚洲龙,有些人就对它的进气格栅无法接受,吐槽它像一台吸尘器。
新换代的宝马X3越来越肥大的双肾进气格栅,也被网友脑补出宝马发展到X20时的情景......
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就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汽车前脸的变化史,从呆萌变得越来越凶悍。
3、越来越“难找”的门把手
隐藏式车门把手这股风潮,应该是从特斯拉那儿传过来的。自此之后,揽胜星脉、蔚来ES8、荣威MARVEL X都走上了做隐藏车门把手的不归路,仿佛只有这样才显得高大上,与前卫的风格相符。
除了摆脱平庸的设计和降低风阻系数之外,隐藏式的车门把手其实不那么“省心”。之前就有过报道,有位蔚来车主反应,由于他那辆ES8出现系统故障,门把手无法正常弹出,导致孩子被反锁在车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惊吓。
隐藏式车门把手由传感器、ECU、控制器等单元组成,通过软硬件协同来实现正常工作,与传统机械车门把手相比,可靠性、稳定性确实不高。之前有几个脑洞大开的老外做过一个测试,把一辆路虎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冻住,结果是无法正常弹出,打不开车门,用手将并敲碎也无法正常弹出。好吧,这要是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或者俄罗斯,将车停在室外,第二天开门都得费半天劲。
4、越来越“多”的排气管
曾几何时,排气管的数量变成了汽车性能的体现,比如像奥迪A8、捷豹XJ、奔驰AMG等车型,都采用了双边四出的排气方式,每当看到这些豪车车尾的排气管,总有一种霸气侧漏的感觉。
为了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喜好,现在越来越多的家用车也采用了多排气管的设计。比如大家熟知的长城VV7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款搭载2.0T发动机,百公里加速9.8秒的SUV,车尾竟然有四个排气管,被网友调侃为“最慢的双边四出车型”。
甚至还出现了吉利缤越这种三缸发动机安装四根排气的现象,成为第一辆排气管比缸数多的车型,不过还好这四根排气都是真的,不会出现到冬天只有一根管子冒烟的尴尬现象。
5、越来越“大”的中控屏
玻璃化座舱,这个概念最早是航空航天领域使用的,简单地说就是用电子屏幕来代替传统的机械仪表,按钮或旋钮的调节装置等。很典型的改变就是使用全液晶屏幕来取代仪表盘,中控部分大大小小的按钮旋钮也被一整块大屏幕所取代,特斯拉应该是中控大屏车型的始祖。之后所有的内饰设计都想着把中控改成大屏幕,汽车后市场的屏幕改装也随之火爆。
但这种“大屏化”需要一个限度,如果全部功能都被大屏幕所代替,那么在调节的时候就需要分开注意力去看屏幕,无非进行盲操作,会给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目前我们看到大部分的“大屏化”还是比较理性,仅仅是仪表盘与中控多媒体部分做成液晶屏幕。空调旋钮、音乐播放等常用功能还是做成机械按钮。
不过类似于拜腾这种内饰全屏幕化的设计,小编不太理解,车内的物理按键基本都要通过屏幕操作,甚至包括多功能方向盘和车窗升降,这车能安全吗
总的来说,跟服装一样,汽车的外观和内饰设计也存在流行趋势,但也就是几个套路。一个车先火了之后,别的车争相模仿撞衫。对于车企来说,形成自己的家族风格更为重要,让消费者产生认同感,才能促进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