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车展还有一个月时间就将拉开帷幕,在经历了去年跌宕起伏的车市震荡之后,今年车市开始进入增长态势。不过,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这自然会对燃油车的排放标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势必会进入“快车道”。相信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将会看到更多的低排量车型和混动、纯电新车的登场。
作为国内汽车市场中的销量支柱,日系车始终都给人一种油耗表现出众,是节能减排不二车型的感觉。本届上海车展上日系车型又将出现哪些改变,我们先从已经公布将会在车展亮相的这几款车型中去一探究竟。
东风本田全新一代思域
全新思域在外观设计方面基本与海外版车型保持一致,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前脸部分,全新思域采用了尺寸较小的进气格栅搭配造型犀利的大灯灯组,使得新车看起来更加的扁平化,更具视觉冲击力。
而相比于前脸的变化,全新一代思域真正提升的地方在于侧面,同样是轿跑化的风格,但经过调整之后它的比例更加的协调,看上去也愈发地优雅。车身尺寸,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74/1802/1415mm,轴距为2735mm,依然延续之前的三厢设计。
车尾部分,全新思域采用了较为扁平的设计,并加入全新设计的不规则尾灯灯组和一个微微上翘的鸭尾,搭配双边双出排气,有效增强了整车的运动感。
内饰方面,全新东风本田思域同样采用本田家族最新的设计布局,整体看上去非常简约。不过,加入了贯穿式空调出风口以及悬浮式中控大屏后,新车内饰的整体质感相比现款车型有了显著的提升。
至于最为关键的动力部分,全新一代思域将舍弃现有的1.0T三缸动力,同时提供高低功率调校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29马力和182马力,最大扭矩分别为180牛·米和240牛·米。
全新一代汉兰达
汉兰达一直被誉为SUV车型中的“扛把子”,自2009年进入国内市场,经历了几次改款。凭借其扎实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市场保值率一直很高,正因如此这款车始终保持了好的销量。而现在全新一代汉兰达即将到来,预计在上海车展我们就能见其真容。
全新一代汉兰达采用了丰田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基于TNGA架构打造,跟荣放前脸风格一致,不过汉兰达的前脸更加的粗犷有力,大灯也有犀利许多,比较明显的就是引擎盖上多了几条线条,运动气息更强。
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965/1930/1750mm,轴距则为2850mm,其车身长宽高还有轴距均有提升。尾灯的设计与前大灯相互呼应,并且尾部的细节设计也变得更富年轻与活力。
最大的变化还是内饰方面,汉兰达现款内饰一直是消费者吐槽比较多的地方,过于简洁朴素,并且车机系统比较落后,而新款在这几点上得到了全面提升。全新的三幅式多媒体方向盘、悬浮式的中控屏以及全液晶仪表,让原先科技感的“短板”得到了全面补强。同时,新车还提供有多项配置,如ETC车载装置、倒车雷达、倒车影像、行李架、天窗等等。
动力方面,全新汉兰达将搭载2.5L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41kW(192马力)。根据工信部显示,全新汉兰达混动前驱版的综合工况油耗5.3L/100km,搭载e-Four电四驱的版本的综合工况油耗为5.8L/100km,这在中型SUV上来对油耗的控制算得上出类拔萃了。
全新一代日产奇骏
日产奇骏凭着“城市SUV”的市场定位和突出的产品力表现,在上市后一直有着优秀的市场销量表现。不过随着时间线的拉长,改款车型迟迟没有“上线”,使得这款车型的市场竞争力逐步趋于弱势。好在日产清晰地认识到了这点,在时隔7年之后全新一代日产奇骏有望在本届上海车展首发亮相。
外观设计方面,全新一代奇骏造型与现款车型有了明显不同,车头方面采用了日产家族式的V-Motion设计元素。分体式的大灯设计让全新一代奇骏的前脸显得风格个性,相比现款作出了很大的改变,从外观上看确实激进了很多,充分展现出犀利的运动范。
这款全新车型的侧面线条也十分犀利,腰线、轮拱等部分的线条很好地彰显出了它的力量感。配合着双色五辐的轮毂,全新一代奇骏的侧面既有力量的体现也有运动的体现,完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内饰方面,全新一代奇骏全面采用了家族的最新设计,与海外版本大体一致,比如全新三辐式方向盘、悬浮式液晶大屏、全液晶仪表以及采用小巧的电子挡杆等,为车厢提升了不少质感。
在座椅舒适性表现上一直都是日产的强项,所以业内也送上了“日产大沙发”这一美称,而此次换代对座椅也做了全新升级,座椅采用了大量缝线设计,并且在功能上增加了座椅按摩,可谓是将舒服进行到底。
在动力方面,全新一代日产奇骏已经确定仅搭载1.5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可产生150kW的最大功率,峰值扭矩为300N·m,综合油耗最低5.8L/100km。
写在最后:
从2021上海车展可能亮相的这几款日系车型来看,都在外观上做了全面转变,使新车和上一代车型形成鲜明的改变,向着更加年轻化的方向调整。而最大的变化还是来自于动力表现,通过混动或者是低排量涡轮增压的方式,带来更强动力的同时,也能兼顾更低的消耗表现。从这一点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到日系车为应对国内减排标准而开始做出调整,相信这样的转变在未来会更加趋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