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每年的3月15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据盖世汽车3月14日做的行业调查(328人参与)结果显示,超过6成(62%)的参与者认为今年汽车行业会被3.15晚会重点关注,可见广大消费者迫切渴望自己的合法消费权益,能够在3·15消费者权益维护日得到维护。
汽车行业内,投诉、召回等问题都与消费者维权相关,而从近些年来的投诉、召回等问题的具体数据统计和划分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趋势,整体投诉数量增加,同时在“新三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被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删除)时代下,汽车维权的方向也开始向“新三化”看齐。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在2019年成为全年投诉量最大商品品类的汽车及零部件,在2020年以全年34897件投诉的表现回落到了全年投诉量第二位,但仍同比增加1.64%。
同时车质网2020年共受理消费者针对汽车产品质量及服务问题有效投诉97,007宗,再次刷新历史记录,连续三年实现阶梯式增长,较2019年上涨10.03%。
对于汽车投诉率高的问题,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近期的汽车品牌投诉率较高,主要还是因为汽车的产品占据整个社会消费的比例比较大,汽车消费目前在4万亿规模,占规模以上消费品总额13万亿的30%左右,消费占比是相对较高的。而且2500万的汽车年产销量的规模大,用途覆盖面广,使用环境复杂,因此用户数量多,投诉自然高。
其次,汽车是世界标准化产品,各国汽车产品相对一致性程度较高,加之国际零部件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明显,召回问题的牵扯面自然也就更大,汽车召回具有国际联动性。
第三就是汽车产品的投诉的渠道比较健全,有完善国家的投诉网络体系,同时也有社会的监督体系。所以汽车投诉一直来说属于一个相对比较顺畅的投诉运行状态,投诉抱怨也是容易形成批次性关注问题。”
当下汽车市场正处于变革之中,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各大车企升级转型的主要方向,而在转型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有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崔东树表示:“汽车产品仍在不断进化,在颠覆传统机械的变革途中,问题也正在一点点露出水面。”
2020年汽车召回共有190批,召回数量为658万辆,同比2019年下降11%。综合分析2018-2020年汽车召回问题原因可见,因动力电池而召回的的批次增长较为明显,2018-2020年分别为0、3、14,与此同时因电气设备召回的批次也逐年递增,2018-2020年分别为34、38、39。
(图片来源:车质网)
此外据车质网数据显示,在2020年质量问题TOP20排名中,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占据主体,其中“影音系统故障”和“车载互联故障”为最新上榜故障点,而且分列排行版第一和第三位。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与“新三化”相关的投诉也在逐渐增多。
数天之前,奔驰宣布将进行一次涉及超过260万辆车辆的大召回,原因是车辆的通信模块软件设计问题主要与车辆的紧急呼叫系统有关,当车辆发生碰撞且自动触发紧急呼叫服务时,由车辆碰撞引起的通信模块电源的电压临时下降,可能导致车辆自动发送给奔驰紧急呼叫中心的车辆位置出现偏差,可能导致救援延迟,存在安全隐患。解决方案为奔驰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通信模块软件。
尽管这次召回不会造成直接安全影响,但还是给汽车市场带来不小的警示,不只是硬件,软件安全更加值得警惕。而说到软件,就不得不提到数据安全的问题,在汽车智能化时代下,数据安全问题必须警惕。
业内专家表示:“智能汽车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安全,从早期功能安全逐步向信息采集和运用安全转变,对于智能汽车的信息安全管理,也应该提升到国家信息安全的级别。”
据悉,多家车企已成立数据安全中心,来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例如,长城汽车已经与百度、奇虎360等网络科技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且与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和上述公司共同成立了信息安全中心。小鹏汽车已拥有一支数十人的信息安全团队,成员多为来自微软、阿里巴巴、腾讯、绿盟、网易的高级安全专家。
今年两会期间,关于数据安全的提案热度依旧不减,数据隐私保护、数据产权、个人信息保护、人脸识别都是热门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在建议中还重点聚焦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隐私保护问题。
陈虹建议,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商业用途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管理,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对于可能存在的隐私风险应向用户告知,在分析处理数据时要进行数据和个人身份的分离,并将数据匿名化,以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360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提出:“预计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可占年度汽车销量的50%,智能汽车已陆续出现远程控制、数据窃取、信息欺骗等安全问题,建议国家加大鼓励和引导企业,将智能汽车的联网安全防护体系纳入车辆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中,并逐步形成强制性要求。”
不论未来汽车行业如何变化,消费者权益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一品君也为大家盘点近期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维权案例,以便了解可能遭遇的问题。
1、特斯拉甩锅合集
说到智能电动车的问题,特斯拉可谓首当其冲,不仅车辆在国内屡次出现问题,而且还不认错,刹车失灵不是自己的问题,是用户踩不动刹车或者地太滑,电池起火是供应商的问题,充电之后车辆无法启动是国家电网的问题,然而甩锅国家电网可是碰了钉子,随后便被五部门约谈。
2、蔚来汽车升级过程中无法行驶
此前有网友在朋友圈表示,该网友的姐姐开着蔚来ES8接她,在长安街上显示系统升级,随手点了一下升级,然后车辆无法启动行驶,只能停在街上。此外,车门也打不开,网友一行人被反锁在了车里。
随后,蔚来针对此事回复称,上述事件是由于车主在试驾过程中恰逢堵车,在体验车机功能时不慎连续误操作启动了FOTA升级,建议车主若要升级先将车停在停车场,才是打开FOTA升级的正确方式。
3、威马汽车起火
2020年10月,威马汽车发生三起自燃事件,随后,威马汽车宣布自2020年10月28日起,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产的,装备了电芯型号为ZNP3914895A-75A的动力电池的部分2020款威尔马斯特电动汽车,共计1282辆。
4、理想“断轴”
自理想ONE于2019年底交付首款车型理想ONE后,也开始陆续出现“断轴”案例的报导,起初理想认为理想自身设计并没有问题,认为出现的情况都是个例。可随着越来越多事件的发生,理想ONE终究还是由“升级”变成了“召回”,可是即便在理想进行召回后,外界依然对此存在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