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见到明锐PRO之前,我对斯柯达品牌车型的印象一直是“低配低价版的上汽大众”。斯柯达品牌最近这两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或多或少是受此影响,而这也正是斯柯达品牌最想要改变的状况。
3月9日,上汽大众斯柯达正式发布了全新第八代平台的明锐PRO。我在发布会现场体验了明锐PRO,之后又与上汽大众的领导们聊了近两个小时,我感到斯柯达品牌已经做足了准备,下定了决心要借助明锐PRO打一场翻身仗!
一反常态,明锐PRO展示强大产品力
我先罗列一些明锐PRO的产品点:全新MQB-EVO平台、标配RS外观套件、轴距增加44mm车长增加64mm、大众3.0智能场景驾驶辅助系统、360度环景影像、12.1英寸中控车机互联大屏、无线Carplay和carlife、W-HUD抬头显示、座椅通风加热、电子挡杆、电动掀背尾门……按照我往常对斯柯达品牌的印象,这样的配置水准即便在更高一级的速派身上都不可能看得到,更不用说只是在紧凑级的明锐PRO身上了。这样的配置水平即便是放到整个合资紧凑型车市场上来看,也绝对是排在前列的。明锐PRO这样的产品力定义,已经完全不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斯柯达了!
![]()
从明锐PRO的身上,我们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斯柯达品牌变革的决心,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博士就这样表示:“斯柯达要针对主流市场做有品质的德系品牌,不是简单的需要一个入门级的品牌。今后,斯柯达的产品会更加定制化、特色化,这是斯柯达未来几年一直要走的一条比较长的路。”
由此可见,明锐PRO就是斯柯达重塑自身品质德系品牌的开端,难怪我们会在明锐PRO上看到前面讲到的那一系列给力的配置。
斯柯达产品将有全新战略布局
就着明锐PRO发布的机会,贾鸣镝博士也阐述了斯柯达品牌的全新产品战略规划:未来3-5年,整个斯柯达的产品序列款型数量不会那么多,不需要覆盖所有细分市场,而是需要更多针对目标用户需求打造产品。
具体下来看,去年斯柯达在SUV细分市场基本都稳住了。今年借助明锐PRO,给斯柯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对三厢车进行重新定位。对此,贾鸣镝博士还针对明锐PRO设定了明确的销量目标:要达到整个斯柯达品牌销量40%,重回月销万台以上的阵营。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品牌的主力,才能让斯柯达品牌的形象变得鲜明起来。
![]()
对于斯柯达品牌定位在欧洲和中国市场的差异,贾鸣镝博士也有自己的看法:在欧洲市场,斯柯达品牌就是最便宜的车,空间比大众大,技术是一样的,成本又低,所以这个定位适合在欧洲市场发展。但是在中国市场有40%的品牌比斯柯达卖得便宜,因此用户对斯柯达品牌是有一定期望值的,只有达到甚至超越用户的期望,才是符合中国市场情况的,否则价位拉得再低,也并不在用户的考虑范围内。
贾鸣镝博士还分享了他个人工作精力的分配: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当前他花在斯柯达品牌上的时间甚至远超于大众品牌。斯柯达的股东方、上汽大众的执管会,也在斯柯达上花费非常多的精力,可见对全新明锐PRO也是寄予厚望。
斯柯达品牌真正“单飞”的开始?
明锐PRO展现出来的不单单只是斯柯达产品定位思路的变革,更是斯柯达品牌今后真正“单飞”的起点。就在此次明锐PRO发布会之后,我联络了我的一位在上汽大众零部件采购体系工作的朋友,他表示斯柯达品牌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公司层面的改革,比如设计研发从之前的大众和斯柯达两个品牌共享,现在都各自独立出来,尤其是采购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以往大众品牌和斯柯达品牌共用同一供应商体系,但由于大众品牌销量要高于斯柯达,因此反而出现了斯柯达品牌售价低,零部件采购成本反而要比大众品牌高,导致陷入了销量越低采购成本越高的恶性循环。采购方面放开之后,斯柯达品牌就可以选择大众供应商体系之外既可以满足需求又能符合斯柯达全新产品定位的供应商了。
由此可见,斯柯达整个品牌背后的团队发生的这一系列变革也说明斯柯达品牌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要走出大众品牌这棵“大树”的“树荫”,真正开始要“单飞”,而明锐PRO就是那只展翅欲飞的“领头雁”。加入斯柯达明锐车友群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