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公布了57款获2019 Top Safety Pick(最高安全评级)的车型名单,其中有30款更直接入围了Top Safety Pick+评级,快来看看有你家爱车吗?
![]()
IIHS表示:获得Top Safety Pick+评级相当艰难。因为测试标准又提高了,除了新增副驾驶小面积碰撞测试,还要求车辆在中度折叠碰撞、侧面碰撞和车顶强度中也拥有良好评级,同时必须拥有自动紧急制动作为标配或选装配置。此外,严格的灯光测试更阻碍了众多“神车”的封王之路。
比较意外的是,今年获得TSP+的有30款车,比去年翻了一倍,这说明车企的安全技术标准也在提高。在整个TSP名单中,日系有26款、韩系21款,共占比82.5%,而印象里比较“结实”的德美系却表现欠佳,德系9款且均为BBA等豪华品牌,美系则只有1款入围,略显可怜。
![]()
首先,皮卡车型没有一款入围TSP评级,全新的2019款道奇公羊成绩接近,但由于前大灯表现不合格被拒之门外,皮卡也成了继微型车后第二个没有获得TSP+的车型,或许重量、体积等身形优势并不是决定整体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
接下来,以现代为首的韩系车表现惊人,共有4款车型获TSP+、6款车型获得TSP,是入围车型数最多的品牌,再加上捷恩斯和起亚品牌,现代集团的所有车型占了整个榜单的1/3,实力强劲,经常被吐槽性能欠奉,靠性价比和颜值吃饭的韩系车终于在安全性上翻身了。
斯巴鲁是获得TSP+车型最多的品牌,共有力狮、翼豹和翼豹旅行等7款车型入选。翻看近几年的IIHS榜单,斯巴鲁是名副其实的钉子户,旗下的明星车型获奖频率极高,毕竟IIHS的测试标准每一年都在升级,而产品更新的速度远没有那么快,能够有如此稳定的发挥,说明设计的前瞻性和实力都非常优秀。
![]()
而向来用安全标榜性能的沃尔沃此次却哑火了,连TSP评级都没有获得,IIHS解释表示:由于沃尔沃缺少部分测试成绩,所以结果会在晚些时候公布,北欧迷们还请继续期待。同时,从微型车到中级轿车,德系完全没有普通品牌入围,在体量最大的几个细分市场,日、韩系显然比德、美系更受欢迎。
![]()
另外,虽然是美国本土测试,但美系制造商真没有啥排面儿,仅克莱斯勒Pacifica入围TSP,象征性的挣回了些许颜面。
其实,今年IIHS有实力获得TSP+的车型还不止30款,像雅阁、天籁、卡罗拉和欧蓝德等其他方面表现的都具备TSP+的实力,只是折在了大灯测试上,IIHS的测试项目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细致了。
![]()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IIHS的灯光测试已经影响到灯具供应商,很可能推动灯光领域迎来新一轮的技术改革。客观说,也正是因为有IIHS这样的机构监督,车企们才更加重视安全,不断提升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整个过程是积极且正向的。
相比之下,碍于国内没有类似的测试,我们并不能直接分辨一款车安全性能的好坏,所以只好寄希望于车企使用全球标准在制造。终于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机构的到来让大家眼前一亮,由于RCAR(国际汽车维修研究理事会)成员的身份和国内前8保险公司及精友世纪数据公司的股东背景,C-IASI也被称为中国版IIHS。
首批测试结果确实给力,12辆车中仅有3辆获得最高评级,不少朋友心满意足,但车载君认为还能更全面一些。
无论IIHS还是C-IASI都并非慈善机构,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险公司节省开支,用安全性和维修成本为保费高低提供参考,当出发点和消费者需求一致时,对普众肯定是有益的,但随着社会、行业的发展,一旦相反则很难保持公正。
![]()
所以,国内还需要公信力更高的类似NHTSA(美国道路安全局)的组织作为保障,和C-IASI互相监督、制约和补充,这样才能给消费者提供更有说服力、更全面的参考。在美国,NHTSA与IIHS会进行一些数据共享、合作调查、甚至是互撕,来说明某款车的安全性,消费者自然放心。
一叶知秋意,一树识菩提,我们关注外媒,关心IIHS结果的背后也代表了对于全球车辆品质和安全的渴望,愿国内未来也能有真正媲美NHTSA和IIHS的机构为消费者把关,让大伙能更开放、透明地了解产品优劣。
2019年IIHS名单一出,车载君觉得斯巴鲁又免费做了广告,毕竟人家在国内是进口渠道,品质必须是全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