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翻灯设计,这种设计在80年代几乎席卷全球,而后在21世纪悄然消失,成为人们的回忆。
世界上第一款翻转车灯的车型出现在1935年,由GordonBuehrig和他的造型团队设计,在1935年的纽约车展上,世界上首款搭载转式车灯的车型——CordModel 810亮相。当时很多设计师觉得很新奇,把大灯隐藏起来使整个车看上去简洁不上,没有了那么多的多余元素,让整车看上去就像流体雕塑。
CordModel 810
但是这一设计当时只是为了让车看上去更美,直到1940年,美国的一项法规要求汽车大灯高度必须达到610mm且为封闭式设计。当时正好处于汽车流线型转变的时期,一些车型的外观可以说已经很完美了,这样的大灯高度势必影响美观。考虑到流线型的设计,为了不影响美观,翻转式大灯就这样出现了。但是当时很多车型只采用了封闭式大灯,高度也符合要求,因此这种车灯并没有很快地流行。
雪佛兰科尔维特C2就是当时的产物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种翻转式车灯真正的到达了顶峰,很多人脑子里浮现出了很多日本名车。其实很多设计都起源于欧洲,目前我们无法考证翻转式大灯究竟是因为谁而流行起来的,但是欧洲绝对是较早开始兴起这一设计的摇篮。比如1969年法兰克福车展亮相的法拉利365GTS4。
法拉利365GTS4
当然同样采用翻灯的还有兰博基尼、宝马、捷豹等等,就连大圆灯的保时捷也出过翻灯的车型,当然日本真的是把翻灯做成了一个时代的标志。仿佛一瞬间,日本的大街小巷开始到处跑的都是翻灯的车型,比如我们熟悉的AE86、MR2、180SX、NSX、GTO、RX7、日产Z等等。
当然在这一设计风靡之后,1992还是美国,取消了这种大灯高度的要求,随着安全法的跟进,人们发现这种翻转大灯对路上行人容易造成伤害。而且这种大灯,一旦发生故障无法打开严重影响安全。另外,翻转大灯的维修费用较高,结构复杂。于是这个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疯狂的设计,在21世纪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车德钢总结: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总有新的事物诞生旧得事物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充满了怀念,但是这是事物发展不可改变的原则。汽车也是一样,虽然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应用汽车的领域不算长,但是进步很快,在一片质疑声中我们总是会慢慢去接受。就像现在拿着智能手机看这篇文章的你,十年前还在质疑智能手机没有直板手机结实耐用是一样的,总是逃不过真香定律。而大灯,也从最早的煤油灯发展成为了今天的激光大灯,也许日后汽车真的能自由顺畅的自己在路上驰骋,后人对于驾驶机动车这项技能可能就会像现在你不会骑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