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国内新能源车市可谓强势开局——据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显示,1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5.5万辆,同比增长274.5%、环比下降25.3%。
虽然销量不及去年12月,但与历年同时期相比,今年1月的环比降幅却要小很多。整体来看,开年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
![]()
具体分析1月的销量榜,虽然上榜之选手多数都是“老面孔”,但此番的排名变化却相对较大。
首先,就是上月成功破万的欧拉R1销量出现严重下滑、几乎“腰斩”,导致其排名降至第六位,这也让表现一直稳定的比亚迪汉EV顺势杀入前三位。
如果再加上汉DM的销量,比亚迪汉每月的销量已轻松破万,可见同价位车型中,汉才是特斯拉Model 3在国内的最强劲对手;但与此同时,本月比亚迪旗下除汉的两款车型上榜之外,之前常驻榜单的全新秦EV、唐DM等车型均不见踪影然,也较为令人意外。
![]()
而在造车新势力方面,作为“头部三强”的理想、蔚来、小鹏三家车企,均各有其代表车型进入榜单,且同比增幅可观——在“后补贴时代”还能较好地生存下来,这也说明认真造车的“新势力”们已开始真正被消费者认同、并为之买单。
此外,奇瑞eQ、埃安(Aion S)作为榜单上的“常客”,其销量和排名相对比较稳定,也实属不易;至于科莱威CLEVER和奔奔EV两款车型,算是蹭了宏光MINI的一波热度,从而在逐渐火热起来的微型电动车市场率先突围——但它们最终能否在榜单中站稳脚跟,目前还尚属未知。
![]()
除此之外,本月“突然”上榜、并挤进前十位的荣威eRX5,真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其实,这款车在早期上市后曾火过一阵,而之后似乎就“销声匿迹”了;之所以又有“卷土重来”之势,也与其新款车型上市后“加量不加价”,以及荣威给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很大关系。
![]()
最不出所料的当然是冠、亚军之宝座,依然由宏光MINI和Model 3占据。但仅从数据上看,相较于去年12月宏光MINI销量破3万、Model 3破2万的惊艳表现,这两款车型在今年1月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个“假象”。
据上汽通用五菱公布的数据显示,宏光MINI在元月的销量高达36762辆(厂商批发量),并再创新记录;而之所以其当月零售与批发数据出现较大偏差,主要还是与经销商的提货意愿、以及节假日前的物流速度有关——如果不出意外,宏光MINI在接下来几个月的零售销量仍将保持在3万辆以上。
![]()
至于特斯拉Model 3,其1月销量为13843辆,与去年12月23804辆是销量相比、环比大跌近四成——这也是特斯拉自2019年引入国产后,首次遭遇如此大幅的销量下挫。
对此有观点认为,这可能与特斯拉在前期遭遇的一系列“负面新闻”有关,也因此让国内消费者对特斯拉不再“沉迷”。但从目前的各大社交平台上,都不难看到“特斯拉门店人气火爆,车主排队买车”、“Model Y要春节后才可提车”等一系列与上述观点相左的消息。
可见,特斯拉在中国依然“受宠”。
![]()
至于其在国内销量下滑的真正原因,或还是由于前段时间部分国产Model 3出口欧洲、且数量太大,才导致国内的交车周期出现延长现象。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欧洲市场对特斯拉产品之需求十分旺盛,但至今尚未有已投产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两年内,该市场还需要上海超级工厂的产量“支援”。
【车动力说】从今年1月的销量榜中,我们不难看出两点——其一,新能源车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愈发严重,并出现了高端放量、低端爆发、中端不尽人意的新情况;其二,“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之间的竞争加剧,前者正逐步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其整体份额也在不断提升。
可以预料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车市都还将延续这两大趋势、而不会被轻易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