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木乔木乔
编辑:滚滚君
要论思路清奇,特斯拉一定会榜上有名,不按套路出牌,还能掐得准时间“割”得了“韭菜”,一直是大家热议的焦点,哪怕只是降价这一个话题,也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实话说,从今年1月至今,特斯拉便没有几天下过热搜榜。
![]()
2021年1月1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不仅挥刀降价,还抛出了Model Y和新Model 3这对“王炸”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消费者,以致于整个1月初,这个被年轻人偏爱的品牌营造出了一种单月销量有望突破3万台的阵势。
不夸张,当初咨询笔者想要购买新车准备过年的朋友,一周之内竟有8人之多(7位为重庆人1位为成都人),甚至还有朋友会纠结是等Model 3再度降价,还是换个其他目标下叉。一时间,笔者也表示很诧异,特斯拉的魅力有些超出预期,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
恰逢过年期间小聚,跟这8位想要购车或者换车的朋友沟通下来,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一方面,重庆地区即将针对燃油车限桥出行,纯电车型不受限又是发展趋势,家庭增购或换购计划提上日程,特斯拉价格适中品牌也响当当,Model 3适合女性(老婆),成为80后家庭首选;另一方面,90后用户相对个性,喜欢特斯拉独特的用车逻辑,一块大屏看着清爽顺心,虽然其他车型也能满足,但偏爱特斯拉,也有彰显“身份”和品味的心思在作祟,再加上不限行、部分地方停车费减免的吸引,便也中了特斯拉的“毒”;其次,这两部分人有一个共同满意的维度——纯电车型的用车成本。
基于品牌、基于特斯拉速度,甚至是基于颜值或者概念,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对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确有很高的热情,因此,在2020年,Model 3热销,即便是回到乡镇的老家里办点事的时间,也能看到不少Model 3的身影。
万万没想到的是,如此高涨的热情,却并没有反馈到2021年1月的销量上。当看到特斯拉1月销量为15484辆,Model 3单车销量为13843辆时,不禁想问当时网上Model Y单天订单破10万的传言是真的吗?
![]()
对比去年同期,Model 3的销量的确有了成倍的增长,此前笔者也在其他文章里提过,要论同比,恐怕还要算上去年春节、疫情、新能源车接受度等多方面的影响才算勉强公平。因此,从环比来看,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个成绩不算乐观。
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不难发现,并非真正对手的宏光MINI,仍在新能源车型单车销量榜单中有着肉眼可见的优势,抢占着一定的市场。同样是上绿牌,颜值不输阵,品质更优越的比亚迪汉家族,整体销量也已经逼近Model 3,更不要说新势力和其他传统车企研发的新能源车型带来的挤压感。
除了外部环境,有盆冷水也是特斯拉自己泼出来的。其一,品控问题。前有国民岳父的车漏雨,后有马斯克说别买赶工期的车,部分看重质量的理性消费者瞬间冷静了下来;其二,热门事件及处理态度。“碰瓷”国家电网的道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还有此前车库爆炸的事件,也让一些情怀用户热情消减不少。从过年期间那8位朋友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以及他们身边的朋友,大多已经望而却步了,为数不多的朋友仍处于等再降价的纠结状态。
![]()
其实降价这种事,放在传统燃油车也是有的,多以终端优惠呈现,影响因素也多,大家也习以为常了。但特斯拉不同,这是一个直营的家伙,没有终端优惠,只会有官降。此前网上也有消息传出Model 3仍有降价空间,且表示约会降到23万元左右,这不,北美市场就降了,起售价约合人民币已降至24万以内,要比国内市场更有优势。难怪很多朋友就像等房价下降一样,在期盼着Model 3在中国市场的门槛降低。
![]()
有一说一,对吸纳新用户,降价具有不小的诱惑力,有可能成为特斯拉月销量提升的手段之一。但对部分老用户来说,或多或少会心有不满,并不利于积累老用户的忠诚度,在连续的官降行为下,也并不利于特斯拉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形象。
2月份正值春节放假,又有疫情持续影响,预计2月份的销量也不会太理想,同比应该是增长的,环比的参考性不大,不过月销量或许会出现近期的新低。2021年的外部压力会更大,对于特斯拉来讲,降价必然不是长久的办法,拿捏住中国消费者,除了诚意,或者应该走得更踏实一些。
加入Model Y车友群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