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小长假之后,小鹏汽车公布了春节出行大数据,其中一组引起了我的注意:“截至2月20日20:00,小鹏汽车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的用户使用里程达到1023884公里”。
要知道这距离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下文简称NGP)正式面向用户开放,仅仅过去了25天。事实上关于NGP,我手中还有一组数据:自1月26日小鹏汽车推送P7车型包含NGP的OTA升级以来,10天内新系统完成了97.29%的装车率,这其中NGP的激活成功率更是高达100%。
NGP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何缘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受到热捧,我想可以从智能汽车发展的大背景和产品本身两个维度来分析。
业内普遍认为2020年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汽车元年”,但这个本该用更多充满豪情壮志的形容词包裹的“智能汽车元年”,到头来却充满着“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悲壮,就像2020年初我们还在初哀叹国内车市已然两年负增长时,却不知更为雪虐风饕的寒冬还没有到来。
“能活下来的造车新势力,不会超过5家”,是我在2020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深刻地反映出一个现实:造车新势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掉队的一方终将化作中国汽车发展的尘埃,大浪淘沙之后,只有少数人有机会成为“智能汽车元年”的亲历者。
而小鹏汽车,便是“智能汽车元年”的少数亲历者之一。2020年4月27日小鹏P7上市并于6月底启动规模交付;5个月后小鹏P7累计交付21341台,创下造车新势力单一车型交付破万辆的最快纪录;就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1月,小鹏P7单月交付量再次突破高点,达到了3710台,保持了连续三个月的增长。
小鹏P7的成功与其说是突出重围,倒不如说是顺势而为。因为“智能汽车元年”的一大特征,便是由过去以政策补贴和市场需求双驱动,逐渐过渡到以市场需求为主的阶段。小鹏汽车要想在新的市场格局变化继续保持头部地位,就必须在聆听市场声音,同时深挖智能的护城河,拓展出新的空间。
满足市场需求,小鹏P7已经用销量证明自己做到了,而深挖智能护城河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NGP的身上。
目前在已推送的公测版NGP之上,实现了高速公路场景辅助驾驶者实现自动变道超越慢车、自动选择最优车道、自动限速调节、自动进出匝道、自动切换高速公路、变道自动紧急避让、交通锥桶识别/避让、大货车规避、夜间超车提醒、故障车辆避让等12项功能,并按照导航路径行驶,最终引导车辆抵达目的地。
之所以NGP能够实现如此强大的功能,大致总结起来与三方面密不可分:
是强大的自动驾驶架构。小鹏P7在自动驾驶的行业一般标准基础上,加入了高精度地图管理与融合,行为规划以及行为运动预测等,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架构推向了全新的高度。
是优于竞品的硬件。小鹏P7搭载了14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感知雷达,实现了视觉感知系统与毫米波雷达的双重感知融合;XPILOT 3.0计算平台核心模块达到汽车功能安全的最高等级ASIL D,强大的硬件为NPG的快速铺开提供了前提。
是刷新业内标准的定位能力。依托分米级的高精度地图和厘米级的全局定位技术,让NGP充分立足本土化交通场景,做到有的放矢。
一个细节是,这一整套NPG系统完全由小鹏汽车全栈自研,毫不夸张地说,小鹏NGP展现出的,不仅是小鹏汽车引领行业的技术实力和底蕴,同时亦代表了中国智能汽车技术应用落地的最高水准。
在“小鹏P7 OTA升级说明会”上,小鹏汽车副总裁纪宇诚恳地表示:“我们认为科技是要向善的,我们有义务把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一些智能功能还不能解决得非常好的弱势场景,明明白白的告诉客户,并帮助用户更好地去使用它。”
科技向善四字,反映出小鹏汽车在智能研发之路上的心态愈发成熟与理智,在移动互联的时代,场景化、体验式的出行过程,无疑更能让用户切身感知到智能汽车的差异化所在。而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出现,刚好契合了小鹏汽车用户群体的深层需求,25天用户使用里程百万公里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