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2月开始,北京市相关部门已展开了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打击生产、销售未经国家许可的电动三/四轮车之违法行为;同时,公安部门也加大了入京乡村卡口的盘查力度,重点拦截这部分违法车辆进京。
而在春节期间,这一系列“操作”也于网上收获了大量好评——其实,对这类“老头儿乐”车辆的整治,早就应该开始。
“老头儿乐”之所以被大家诟病,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首先,这种车型并不需要驾驶证,其驾驶者自然就“鱼龙混杂”。除了部分因为年龄、或某些原因无法再获取驾照的驾驶员外,还有压根儿就不懂、更不遵守交规的驾驶者——这无疑将直接加大交通意外发生的几率,为正常机动车道路“添堵”。
其次,虽然这类车型之外观不乏“劳斯莱斯”、“布加迪”、“兰博基尼”等知名品牌的影子,但不过也就是样子货而已。它们不仅缺乏正常车型所必须具备的研发、测试等过程,更别说保护生命安全的气囊等配置——要知道,就算是正规汽车厂商出品的纯电车型,都频频爆出安全事故方面的新闻,这类车型的安全问题必然更为堪忧;加之前文提及的不规范行车,它们的危险系数自然直接以几何倍数递增。
所以,不少网友对北京市相关部门此番的打击措施非常赞同,也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同时也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何不直接从源头“扼杀”、查封老年代步车的生产厂家?……
需要说明的是,这类车型的制造者本身,大多具备正常生产资质,但其产品基本上只允许在某些特定区域代步行驶,如景区、厂房等,因为它们并没有达到正常上路的安全与性能标准。当然,并不能就此认为生产厂商没有过错——毕竟,将这类车型设计成如此造型,一定程度上也有诱导“目标客户”将其视作普通车型之嫌。
一言以蔽之——这样的“模糊定义/产品”,其实是生产者与使用者双方都需要的。
其实,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了这类“老头儿乐”的替代产品,去年异军突起的五菱宏光MINI EV就是其中之一——售价2.88-3.88万元的它,续航里程可达到120/170公里,并且能正常上牌、合法上路。
正是因为其便宜的售价、出色的性价比,以及与“老头儿乐”相似的使用场景,直接让宏光MINI EV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匹黑马;随后,长安奔奔E-Star也以“国民版”姿态入局,旨在继续拓宽这一市场。
纵观国内的新能源车企,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造车新势力,近年来均在布局类似特斯拉的“高端市场”,而对入门级纯电动车产品则近乎“无视”——但宏光MINI EV的热销则说明,该细分市场其实存在巨大潜力,相信未来各大厂商也会逐渐重视这一领域,并推出更多的同类产品。
诚然如网友所言——想要购买“老头儿乐”的那批大妈、大爷,为了宏光MINI EV等车型特地去考取驾照,可能还存在一定难度;但也正是因为有了驾照这一道“门槛”,才能剔除一大拨儿不懂交规、不守交规的所谓“驾驶者”,并直接消除“老头儿乐”车型对正常交通出行的种种负面影响。
【车动力说】虽然整治老年代步车可谓喜大普奔,但无论行人、亦或者驾驶者,其实都是公共交通的参与者之一,也均应自觉遵守交通法则——在政策层面的强硬手段与直接干预之外,这一点显然更不可或缺。
所以,“老头儿乐”产品本身固然有“错”,但“错”更多者,其实还是那些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老头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