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的反馈到了汽车行业,在过去汽车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而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车来代步。而豪华车也逐渐成为了条件好一些家庭的首选,我们熟知的BBA早已在国内合资,而保时捷近期也被推上了舆论的热潮,关于它是否会在国内建厂,是否有意愿像BBA合资或者特斯拉那样独资,传出了各种绯闻,毕竟中国是保时捷在全球最大的市场,每年贡献着海量的成绩单。
![]()
国人还没来得及瞎想,保时捷CEO就给出了回应,他表示保时捷对于品牌的把控是非常严格的,目前所有的车型均在欧洲的工厂进行生产,在这里可以将品质和价值发挥到极致,而中国建厂这个事,不会发生。
![]()
这就意味着,保时捷的等等党们这次要失望而归了,既不国产化,也不愿意在国内建厂,就代表保时捷的价格在短期内没有太多下降的空间。可能很多人回到意外,为什么保时捷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利弊。
![]()
首先,在国内建厂的好处非常明显,同样以特斯拉为例,之前Model 3车型进口版价格非常高昂,而随着国产化之后,零部件逐步替换成中国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之后,售价也一次又一次的下调。对于销量的刺激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保时捷复刻这个做法,那么在国内口碑极佳的它,也将大概率迎来一波销量热潮。
![]()
弊端也非常明显,首先是国内建厂之后,供应链系统要进行全新的梳理,虽然国产制作工艺并不输给欧洲,但是找到合适靠谱的也没有那么简单,其次售价降低之后,会伤害到原来车主的利益,与特斯拉的定位不同,保时捷本身就是相对小众的超豪华品牌,他们自身的定位就是“少而精”,并非大面积的铺量。
![]()
保时捷CEO的话被很多人曲解,认为他是轻视国产制造,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个可能性并不大,更多的应该是处于对品牌定位的认知。或许未来,保时捷的战略出现了重大调整,需要大面积铺开销量时,在中国建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