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称,苹果曾与日产就生产苹果自动驾驶汽车进行接洽,但目前双方对话已经暂停。
![]()
此前,在日产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日产公司CEO内田诚(Makoto Uchida)表示与苹果合作制造电动汽车方面存在可能,并对与科技巨头的合作持开放态度。随后,日产股价涨幅高达5.6%。
![]()
然而,如今日产汽车却向媒体否认与苹果进行谈判。有知情人士称,双方接触时间比较短暂,尚未进入高层沟通阶段。而导致苹果日产谈判告终的矛盾点,在于苹果要求后者生产苹果品牌的汽车。
换句话说,苹果希望日产能够作为Apple Car的硬件供应商,这恰恰是很多汽车厂商担心的事——“沦为科技巨头的代工厂,汽车行业的富士康”。
不只是日产,此前曾与苹果传出“绯闻”的车企,也都纷纷否认了合作消息。曾经几乎要与苹果签署合作合同的现代起亚,近日也坚决驳斥了有关“重启苹果汽车项目”的传言,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分别表示不会参与苹果汽车项目。
有消息人士指出,如今韩国方面改口,是因为苹果对于未来产品规划高度保密。同样是因为苹果手中过高的话语权,宝马、大众、戴姆勒、通用、麦格纳等一系列老牌厂商接连拒绝了这家科技巨头。
然而,苹果依旧没有放弃“造车”梦,还在加速推进Apple Car的生产制造。
![]()
按照苹果的规划,公司应该会优先选择规模较小的车企进行合作。也有媒体报道称,现阶段苹果将谈判目标转向多家日本汽车公司。其中,至少有六家公司正就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事宜展开积极谈判。
显然,过去的失败经历对苹果造车并没有多大影响。自2014年“泰坦项目”立项以来,苹果四处挖人,招来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汽车软件与硬件设计人员。还申报了近百项造车专利技术,连造车场地都找好了。如今就差一个愿意为其代工的主机厂了。
借鉴以往生产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思路,苹果造车大概率将基于自家自动驾驶系统的原始设计制造(ODM)方式,在此基础上由传统车企进行制造。理论上,车企过硬的生产实力,加上苹果软硬件开发的显著优势,合作生产确实是一条能够快速实现产品上市的捷径。
苹果与车企关于话语权的讨论只是一个缩影。未来,车企要想与科技巨头展开合作,如何平衡双方的技术开放程度,恐怕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注:
①本文仅供参考,实际感受以试驾为主。
②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车则客服,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