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造车又迎来变数了,早前现代官方曾确认与苹果合作造车,不过就在周一,现代表示目前合作谈判已经暂停,由此引发其股价大跌6%,起亚股价更是跌了15%。
其实在韩国媒体曝出苹果与现代汽车进行商谈、或将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并共同研发电池技术之后,现代的股价已经大涨了17.2%。而随后现代证实将由起亚美国工厂承担车辆和电池的制造任务后,起亚的股价更是上涨了61%之多。
![]()
在资本市场如此看好这桩合作的背景下,双方的谈判为什么突然停止了呢?
![]()
一种说法是苹果对现代汽车提前宣布合作信息的做法感到不安。我们知道,苹果一直对自己新产品的保密工作非常重视,截止目前也从未承认与现代起亚进行过接触谈判,并且也没有对此事发表任何声明。
看来对于此前韩国媒体大量报道双方合作事件、现代方又出来证实的行为,应该违反了两家本应遵守的保密协议。所以原定于2月17日签署的协议,也被暂时搁置了。
另一种说法则是从现代起亚的角度分析的。据外媒报道,苹果和现代的谈判在2018年就开始了,但一直到今天才有些头绪是因为双方在合作方向上产生了分歧——现代希望成为苹果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能电动产品,而苹果更希望现代扮演设备制造商的代工厂角色。
![]()
苹果有自己的野心,比如推进业界一直传言的泰坦自动驾驶计划,以及掌握突破性的电池技术。同时,今年年初,苹果还宣布与加州电动车新创企业Canoo合作,并开放了300个汽车相关招聘岗位,包括原保时捷底盘开发副总裁曼弗雷德•哈雷尔(Manfred Harre)也才于日前刚刚加盟苹果。
种种迹象表明,苹果更希望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只是寻求一个代工伙伴以减少重资产的投入。这种合作关系就像蔚来和江淮,海马和小鹏,有强烈产能需求的一方去消耗另一方过剩的产能,双方各取所取。但现代起亚集团作为去年销量达到652万辆的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显然不甘只充当苹果的代工厂,并且这种做法还会影响现代的高端品牌捷恩斯的形象,得不偿失。
![]()
由此,现代起亚发布了这样一则声明,“我们没有与苹果就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进行谈判,我们正在收到多家公司提出的合作开发自动驾驶电动车的请求,但尚未做出任何决定。”
另一方面,日本经济新闻社称苹果正在与至少六家日本车企进行会谈。
![]()
变数颇多的苹果汽车,也给国内不少车企敲响了警钟。当华为、百度、阿里等IT企业纷纷入局时,虽然嘴上喊着“永不造车”,但无法掌握核心技术的传统车企,大概率只能逐渐沦为前者的代工厂。就像苹果底气十足地挑选合作伙伴一样,通过核心技术营造智能化新体验的科技巨头们,在供给端本就过剩的汽车产业里,根本不愁找不到代工伙伴。
而一旦能通过控制核心技术来获取更多利润,科技巨头们为什么要分传统车企一杯羹呢?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