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年之前,中国汽车市场SUV最火爆的那段时间,就有人预测过接下来最火的车型将会是MPV,尤其在二胎政策的落地,不少消费者开始关注MPV车型。那么,究竟事与愿违了吗?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数据。
2017年,国内MPV市场累计销量为207.07万辆,同比下降17.05%;
2018年,累计销量为166.44万辆,同比下跌17.4%;
2019年,累计销量为137.2万辆,同比下降18.2%;
2020年,累计销量约为109.0万辆,同比下降20.8%,连续4年出现下滑。
事实上,国内MPV市场在2016年经历过短暂的“高光时刻”,但此后并未能延续此前的增长势头。
在被疫情侵袭的2020年,国内MPV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似乎更让人理解,毕竟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也出现了下滑,只不过相比同比下降2.4%的SUV市场,以及同比下降8.8%的轿车市场,MPV的下滑幅度更加明显。
![]()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MPV市场跑输大盘?
两极分化加剧
查阅近年来国内MPV市场的销量会发现,贵的车越卖越好,便宜的车越来越少。
刚刚过去的2020年,以五菱宏光、宝骏730、宝骏360为代表的中低端车型销量正加速下滑;别克GL8、艾力绅、传祺GM8等中高端车型涨势明显。
![]()
具体来看2020年MPV销量前十五,有十款车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虽然五菱宏光依旧夺冠,但全年销量同比下滑23.3%,宝骏730同比下滑41.8%,宝骏360更是下滑高达71.6%,而排在第二位的别克GL8却逆势增长6.2%,艾力绅同比增长34.7%,传祺GM8同比增长46.7%。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国内MPV市场相继迎来威然、荣威iMAX8、五菱凯捷等新晋车型入局,但新车型的加入并未令市场整体“扩容”,相反,新入局者需要从竞品车型手中夺取增量,而市场整体的“内卷化”正令竞争变得愈发激烈。
需求和供给是主因
如此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也无法让MPV细分领域火热起来,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马拉车市概括下来,无外乎就是两点:需求和供给。
首先看需求。对于MPV,国人有着一种近乎简单粗暴的解读:要么商务、要么拉货。颇有些极端的分类,使得以别克GL8为代表的中端商务接待和以丰田埃尔法为代表的尊贵身份象征,这一类中高端MPV产品有了一定的需求,因此也处在保持增长的态势。但这类产品的市场空间相对狭小,难以支撑起整个市场的颓势。
![]()
对于国内的消费者而言,高级的MPV买不起,便宜的MPV瞧不起,不高不低的中间地带,不如选择一辆SUV。需求提不起来,MPV的尴尬境地也可见一斑。
其次,再看供给。都说汽车市场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但有些时候,汽车市场也是由供给为导向的,比如SUV市场蓬勃发展的时候,消费者强大的需求和主机厂们众多的SUV产品的结合,才催生了SUV市场狂潮。
MPV之于各车企而言,稍显鸡肋。强如大众、丰田、日产等都不愿意在国内市场投入太多的MPV精力。说白了就是国内的这个细分市场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不足以让车企们用产品供给来同步市场需求,有这精力,大多车企更愿意花在轿车和SUV之上。
那么,MPV的春天究竟在哪里?
事实上,MPV这种天生具有大空间、多功能优势的车型在中国汽车市场是刚性需求,而随着一系列精品车型的陆续上市,关于它的各种质疑也在慢慢消散,在淘汰掉一些伪装成MPV的低端工具车之后,整个MPV市场有望迎来长足进步。
近年来,自主品牌也不断在试探,比如,上汽荣威推出首款MPV车型荣威iMAX8,整体风格端庄大气,成功开启了荣威在MPV车型矩阵的新起点;再比如,上汽通用五菱推出造型前卫且功能配置丰富的五菱凯捷,从产品升级的角度看这两款车,毫无疑问都是成功的。
![]()
再从销量上看,这两款产品同样深得消费者喜爱。自9月28日起开启预售的五菱凯捷,预售订单突破20000台,销量突破5000台,另一边的荣威iMAX8也毫不逊色,上市首月销量便达到了4109台,位列10月MPV销量榜第六位,劲头十足。
![]()
两款新车的热销至少说明了进行MPV产品升级这个方向是正确的,随着越来越多的MPV新车出现,整个细分市场可预见地即将迎来一波更加激烈的“淘汰赛”。
马曰:
综合来看,面对市场空间不断萎缩的国内MPV市场,无论是老牌销冠还是新晋选手,都面临着如何把市场蛋糕做大的共性问题。对于五菱宏光、别克GL8等头部车型而言,如何筑牢产品“护城河”,持续扩大领先优势成为当下要务。而对五菱凯捷、荣威iMAX8乃至即将到来的丰田塞纳国产版等“新玩家”而言,深耕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打造“差异化”产品点并因势利导地跟进升级迭代,或成为避免被市场“内卷”的破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