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天,牙克石云集大量汽车厂商,为新车上市做最后的准备。这一次,恒大汽车在此乘风破浪,可谓是其“车生”中最关键的性能大考。
沙场“冬”点兵
2月3日,恒驰汽车正式启动了冬季标定测试。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亲自到场点兵,伴随恒驰汽车迎来最关键的一场“考试”,恒大造车也随之步入量产前的关键节点,许家印离造车梦只一步之遥。
众所周知,新车在量产问世前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苛试验,模拟用户在极端环境下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冬季测试被视为新车量产前的关键节点。
牙克石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县级市,系中国最冷的城市之一。每年都有一半时间处于冰封期,冬季极端气温更是达零下50℃,极大考验恒大电动汽车的低温性能。每年冬天,牙克石云集大量汽车厂商,为新车上市做最后的准备。
一辆接一辆的恒驰电动汽车快速驶过,动作整齐划一,随后在车辆的动态测试中,车辆在雪地里快速飞驰,车轮扬起阵阵飞雪,场面颇为壮观。
在这之前, 恒驰就已经在德国、瑞典、奥地利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测试,为本次恒驰汽车能在严寒天气下顺利行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恒驰汽车为期三周的冬季测试,设置了包括整车动力性能冬季标定、三电性能冬季测试、电池热管理系统冬季标定、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冬季标定、底盘冬季测试、整车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测试和电子电器冬季测试等多个项目。
在现场,恒大电池研究院院长李浚秀(原韩国SK集团电池研究院院长)向许家印汇报了电池热管理性能、极寒续航里程、充放电等项目的测试计划。
李浚秀是原韩国SK集团电池研究院院长。在恒大,与李浚秀一样来自全球顶尖车企的技术专家,可谓不计其数。他还表示,恒大汽车自主研发的动力电池已达到世界领先技术水平,计划在今年下半年量产。
技术为王,厚积薄发
这并非许家印第一次为造车奔走。在进军新能源汽车第一年,许家印多次为实现造车梦走过全球23个国家、47个城市,先后考察58家全球汽车产业各领域龙头企业。
亲赴牙克石基地“点兵”的造车劳模许家印,正冒着严寒,用实际行动回击质疑,同时充分展现了恒大造车的坚定决心。
当然,即将随着恒驰汽车量产的,是“恒大牌”动力电池。这也意味着恒大在决定新能源汽车性能及续航里程的动力电池研发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动力电池不仅是新能源车“心脏”,还是造车成本大头,在新能源车的成本结构中占比达35%-50%,毫无疑问,这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其实,早在恒大转型造车之初,就将动力电池作为重要的产业规划方向,成立了恒大电池全球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持,意在动力电池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据了解,恒大汽车全球研究院可谓是众星云集。如此一来,如果动力电池量产,不仅恒大汽车的自给自足不成问题,未来还不乏供应其他厂商的可能性。不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再诞生一个巨头,也不是没有可能。
目前恒大电池全球研究院在全球拥有3200多名科研人员,下设前瞻技术研究院、整车技术研究院、软件技术研究院、动力研究院、等11大专业研究院,展示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
恒驰汽车,不畏严冬
此次恒驰汽车在牙克石的冬测经受住了-35℃严寒天气的考验。直接有力回击了市场现有电动车冬季续航里程下降的问题——当冬季气温低于0°以后,新能源车的电池活性会明显降低,续航里程将会明显缩短。如果冬天开暖风,电动汽车会多耗电来取暖,这也会造成续航里程再次降低。
恒大汽车此次的冬季测试,标志着无论是整车动力性能还是动力电池等三电系统,都堪称行业领先,背后离不开恒大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恒大既拥有整车制造能力,又掌握了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借助来自全球的顶尖技术专家,为恒驰汽车通过极端低温下的高寒测试奠定了基础。
特穆指出,基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在寒冷环境下的特殊工况问题,这次极寒测试也体现出恒大在努力提升恒驰汽车在这方面的用户体验度,同时更是反映出恒大对于汽车产品极致品质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2月4日,恒大汽车开盘即高开15%,一度涨近17%报54.15港元,创历史新高。
目前,恒大汽车的股价报51.2港元,涨幅10.46%,目前总市值4514.09亿港元。虽然当前还没有一款车型量产发售,但是恒大汽车在资本市场却抢先一步,自去年年中便开始一路走强,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恒大汽车充满了乐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