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1月份,特斯拉真的特别火,这种火并不是因为新年发布的Model Y热卖,而是因为众多的“失控”所导致的各种交通事故。这新年刚开始的1月,就发生了多起特斯拉车型疑似因为“失控”所造成的事故,甚至还有车辆自身充电故障发生后特斯拉甩锅国家电网,接着又道歉的事情。真是让人见识了一波骚操作。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最新特斯拉 Model 3遇充电故障甩锅国家电网的事情,事故的起因是江西车主新买了6天的特斯拉Model 3在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上充电后,整车突然断电无法启动,车窗也无法关上的断电故障。
而特斯拉的售后人员检查后表示充电瞬间电流过载导致,是国家电网电流太大所导致。对此,国家电网针对特斯拉的反馈进行了回复,严正声明在使用中的电源线路电压稳定无异常,周边其他用电设备也正常工作。而充电站采用的是特斯拉特有的充电技术标准,事故车辆是与特斯拉充电装置连接充电,而并非直接与电网连接充电,简单而言就是,当天周边电流稳定无异常,有问题也是你们的超级充电桩有问题,国家电网不背锅,并保留追责的权利。紧接着不久,特斯拉针对国家电网南昌供电公司的答复进行了回应,并表示深表歉意,也与客户沟通妥善解决了问题,并强调了网络上的录音经过了剪辑,给大家造成了困扰。至于车主的视频,我们看不看的意义不大,录音是否经过剪辑也改变不了这台新提的Model 3所发生的问题,并直接甩锅国家电网的的事实。对此我不评价此事,因为网友的一句话道了大家的心声:
网友:你是不知道国家电网的技术有多稳定多强大,说是世界第二也没人敢认世界第一。是的,中国电网的技术绝对是世界第一的,即便是美国的高压电传输等各方面的技术用的也是中国的专利,甩锅国家电网?那是真没看清楚电网在技术上碾压世界大国的实力。好了,言归正传,毕竟特斯拉也认错了,我们来看看特斯拉官方坚持没有问题、且不认错的事故,先看看2021年1月的3则案例。1月22日早上8:40分左右,一辆特斯拉Model 3在某地下车库低速行驶,右转向的过程中直接撞上直角柱子的现象,从视频的情况来看,地下车库为涂有防滑漆的地面,路面有水渍但无积水的现象,而且车辆行驶的速度并不快。
从网传车主与特斯拉售后服务人员的微信对话截图来看,车主表示当时车辆存在刹车无效,转向无效的失控情况。但是售后人员则表示刹车制动、转向均正常、ABS也起到了作用,事故是由于路面湿滑的情况引起的。车主表示解说虽然有道理,但是售后人员的解释接受不了。而且从另外一个网传截图来看,车主要求免费修或者退货,可以猜测这台Model 3也是刚提车不久的新车。另外,车主要求调取后台数据查证的时候,售后人员表示后台数据就是个“黑匣子”无法修改,不到万不得已,需要走法律程序都不会提供给有关部门,也就是说,车主也无权知道这个后台到底记录了什么信息,记录的数据到底是不是确切真实的。简单分析一下这个事故:车速不快,车主表示转向、刹车失灵,而售后服务人员则表示刹车转向功能都正常,ABS也启动了,主要是因为路面湿滑导致失控。
首先这是一个地面涂了防滑漆的车库,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打滑,而且这个地面只是有其他车辆行驶通过后留下的水渍,以事故车的车速情况,这样的路面是很难出现打滑状况的,因为如果这样都出现打滑,那一天应该要发生很多事故了。然后我们再根据销售人员说的ABS启动的情况,首先ABS功能就是为了防止因为车轮在刹车中处于抱死的情况而导致打滑失控的情况发生。如果ABS介入,那必须是有了一个强力的刹车减速动作才会触发,而视频车辆明显没有减速的情况,这样的车速如果刹车能够有效的介入,是并不至于需要ABS介入才能把车刹停。退10000步而言,即便是ABS介入,那就更不至于发生打滑失控的现象。所以这个ABS处于工作,也只是说ABS处于一个待命工作状态,对车轮实行防抱死的侦测。所以真正的事故原因是什么?目前特斯拉官方并没有回应,而以上的事故分析也是我从技术层面的现场情况的解读。接着最近1月7日发生在北京的一起特斯拉Model X因为“刹车失灵”导致连撞两车的刹车事故。事故发生时,女车主表示当时车辆先是报警提示与前车距离太近,车主踩了脚刹车,但是发现车不但没有慢下来,反而还加速了。随后车主连踩两脚刹车,车子还是没能刹住,并且还出现加速的现象撞上了前车,发生连撞两车的事故。
在视频中,可以看到特斯拉官方提供的对于这次事故的刹车数据的记录,数据上特斯拉承认了女车主有踩下过三次刹车,而且当时碰撞发生前车速为20.5码,第一次踩刹车距离前车19.62米,第二次急踩刹车距离前车有15米。但是即便如此,特斯拉客服依然坚称车辆没有问题,是女司机踩刹车的力量不够而导致的,Model X的后台数据并没有看到任何突然加速的记录。
这个事故,最大的争议就是特斯拉客服坚称调取的数据没有问题,而是女司机踩刹车的力量不够!但是官方又承认了具备踩刹车,并且实现了减速的效果。难道是真的踩刹车力量不够吗?有踩过刹车的人都知道,只有在熄火断电之后,没有了助力的情况才踩不下去,而且踩刹车需要的力量即便是个小朋友的腿部力量都可以完成,更何况一个成年女性?所以,如果刹车踩不下去,那么我想一定是刹车系统有问题了。至于是否存在自动加速的情况,这个没有数据,没有视频,咱也不能瞎说。
对此,特斯拉官方也做了一个回复,对客服的不严谨的回复表示抱歉,并表示刹不住是因为地面结冰的问题。
![]()
1月4日,在山东临沂泰盛广场停车场内一辆特斯拉,发生了撞向厕所的事故,车主表示车辆发生事故的当时同样是“刹车踩不下去”,导致车辆失控撞向厕所,并且车主还表示车上撞车时的行车记录被清除。
从视频可以看到车辆发生事故的过程,地面同样是有些许积水,同样为防滑漆地面,更为同样的也是来自特斯拉官方的回复:转弯速度过快,路面湿滑造成失控,而且ABS功能正常启动工作。
由于这个事故发生的比案例1更早,所以案例1也用了相同的话术对客户进行回复与安抚?同样是反馈踩不动刹车的故障导致事故发生,同样是因为地面湿滑导致失控的说辞,你信谁呢?这三个案例车主都反馈刹车有问题,踩不下去,刹车无效,我也去查了一下特斯拉的刹车系统,其除了动能回收系统能够减速之外,刹车系统方面还采用了博世公司的iBooster制动系统,也就是线控制动系统。而这一套系统目前使用也十分广泛,像保时捷918、凯迪拉克CT6、大家熟悉的CR-V以及同样是纯电动车的蔚来ES8等车型都有使用,可靠性应该是OK的,毕竟也没听过其他车发生类似的问题,至于为什么会频繁发生类似的故障?
这个可能只有特斯拉才知道了,毕竟数据都没有公开过,我真不知道这后台数据记录的是个寂寞呢,还是记录了个空虚。
除了刹车失灵的反馈,特斯拉的失控反馈在过去的2020年就有多起,当中包括有自动加速、方向盘转不动等等的原因,这些事故特斯拉部分有官方回应,但是所有的回应基本上都是在告知大家,事故车辆均无问题。对于特斯拉的车到底有没有问题,现在也只是官方的片面之词,数据特斯拉也从未做过公开,毕竟这刹车、加速这东西到底有没有记录下来我们也不知道,不公开这些数据,大家都难以信服特斯拉的车没问题。2021年1月9日,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微博发布了一份来自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特斯拉失控加速的调查报告,报告上表示针对美国上报的246个“失控”案例调查的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加速踏板总成、电机控制系统或者制动系统存在任何的问题,这些案例全部都是因为猜错踏板而造成的。先说说这份报告的调查背景,这个报告源自于2019年12月的一个召回请愿书,请求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下简称:NHTSA)召回2013年以来生产的Model S、Model X以及Model 3等全部车量,原因是这些车量都可能存在突然的意外加速问题,总数达到66.2万台。申请人提供了共计232个独立不重复的投诉,涉及203起事故报告。2020年1月份,NHTSA缺陷调查办公室评估情愿,并且还另外收集了14起关于车辆突然加速的审查请求,总量为246起。NHTSA引用的数据包括有黑匣子的记录数据以及特斯拉收集的事故数据和相关视频。整个调查的结果最终如上所述,未找到任何引起失控加速的问题,特斯拉的设计以及软件上均无缺陷。拒绝66.2万辆车型的召回请愿!NHTSA权威性当然我们不需要怀疑,毕竟这是美国政府部门在汽车安全方面的最高主观机关。但是面对如此多的国内外事件报道,相信大家都会有疑问,为什么市面上的车都没怎么有类似失控的反馈,而全球累计卖了100多万台的特斯拉就频频发生。是不是黑匣子的记录有问题?因为踩下刹车后刹车没反应黑匣子不记录刹车信息,没踩油门的情况系统自动加速就记录了踩下油门,车上的记录是否真的完整?这些都值得商讨。因为这些数据均由特斯拉单方面提供,特斯拉后台只记录自己收集的数据。对于国内近期频发的特斯拉失控事件,这份美国发出的权威调查报告,似乎也无法很好地进行解释。我们不质疑权威的调查报告,毕竟他们手上的数据是真实无误的,但是需要告诉大家的就是,特斯拉的车辆目前发生失控事故的几率要比其他车辆高得多。只是我们会有一个疑问,都说这些事故是踩错踏板而造成的,而特斯拉的车辆加速与刹车踏板与其他车辆并没有什么差异,那大家都是同样的结构,为什么特斯拉的车主就会更容易的踩错踏板?这真的是驾驶技术水平的差异问题吗?对于特斯拉的话题及相关失控的事故,在国内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而特斯拉也一直没有给到让人信服的事故数据报告来证实自己的“清白”。一直以来所采用的冷处理方式,让不少维权的车主在维权的过程中产生了极高的成本,导致最终可能放弃维权选择私聊。因为,人总是健忘的,冷处理过去了,事件的热度降低了,这事也就过去了。至于国内特斯拉统一对外不提供黑匣子记录的方式,踩刹车力度不够等等违反常识认知以及甩锅国家电网的行为,特斯拉对待车主用户的态度的确值得斟酌,处理方式也难以让人信服。当然再回想特斯拉Model 3突然猛降价,导致购车车主蒙受损失而不做任何补偿的种种操作,这些在宝马IX3官降价7万的时候并不存在,宝马那可是一视同仁,即便是2个月前购买的车主都给予退款,试问特斯拉能做到吗?而中国目前作为特斯拉最大的单一市场,特斯拉究竟会怎么处理这些让人怀疑的“失控事件”,监管部门是否会有所动作?这些都非常值得后续进行关注,而特斯拉要能拿出让人信服的答案,我相信这条路还很长很长。
所以,为什么大家都抢着做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