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宝马iX3的车主兴奋极了,都觉得自己捡到了天上掉下的馅饼。事件的起因来自于宝马的官宣降价。
1月27日,宝马官方发布公告表示,将从1月28日凌晨起,纯电动车型宝马iX3全系官降7万元,调整后价格分别为39.99万元、43.99万元,但这不是整个事件的高潮点。
重点是,在1月28日前已开票的客户,宝马还将根据发票金额和最新的官价进行现金补偿。换言之,如果你此前购买了iX3,依然能够享受到这一优惠。
相比此前的特斯拉频频降价却没有补贴政策,宝马这波操作可谓是赚足了口碑和眼球。可宝马当真这么愿意做吗?
笑话,在这个利益至上的资本市场里,谁会真心愿意管那些韭菜的死活。
宝马的无奈
细数之前,豪华汽车品牌很少会出现官宣降价的情况,哪怕是凯迪拉克这种打折销售的二线品牌也是通过经销商放水来促进销售,更何况作为一线豪华阵营的宝马。
我们来看宝马对此次降价是如何解释的。本以为宝马会有很多措辞,但没想到一句“顺应市场变化”就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
当然,宝马是不会承认降价是因为此前iX3自身售价较高,导致销售不济的。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iX3上市4个月以来的总销量为2675辆,月销量始终未能突破千辆。
iX3正式上市后,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46.99万元、50.99万元。其实相比同级别的奔驰EQC补贴后45.99-60.68万和奥迪e-tron的69.28-82.86万还是有着一定的竞争力,从各项技术指标来看也各有千秋。
我们可以这样讲,按照ABB这个级别这个价位,三家此前也一定都是商量好的,价格高些利润也会随之而来。
这样的定价有错吗?其实在笔者看来是在正常不过的。
从内因角度讲,新能源版本售价高于汽油版,这是传统品牌一直以来的习惯性定价策略。要说起来还是我国自主品牌开的头,宝马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为了生产iX3,宝马甚至扩建工厂,足见这款纯电动车型在宝马产品体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么大的投入,定价高一些,再多来点溢价,46.99万元的起售价其实是合理的。
但是外围因素已经不允许再有较高的产品溢价了。换言之,如若没有特斯拉以及蔚来的存在,iX3不会这么快就官降。
外围市场的紧逼
与iX3那可怜的销量对比之下,同为中型纯电SUV的蔚来ES6,已经单月销量超过2000台。
并且,与iX3降价之前售价几乎相同的蔚来ES8在去年12月份都有着1725台的销量。
这就很有意思了,在我们的消费观上,相同价格定是会选择豪华品牌,哪怕其产品自身并不比同级别其他产品。
想必宝马方面也是懵的,之前估计是这样的心理状态:“我们是百年豪华品牌,差不多的价钱一定会选择我们。”
意外的是,之前在传统燃油车上一贯的策略,如今放在电动车上不好使了。当然,这不止是宝马一家,去看看隔壁奔驰、奥迪的纯电动车型那可怜的销量,这是通病。
iX3上市后,还有一件对iX3打击重大的事情。
2020年1月1日,特斯拉Model Y国产版公布售价。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由此前进口版本的48.8万元调整为33.99万元,下调14.81万元;高性能版起售价从53.5万元调整为36.99万元,下调16.51万元。
当时预定购买特斯拉的用户挤爆了门店,瘫痪了官网,可谓是火爆异常。
我们知道,特斯拉之所以降价,一是因为国产化后的成本进一步拉低,二是特斯拉的初衷旨改变社会的能源结构。当然,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相比单车更高的利润,特斯拉显然也是走了薄利多销这条路。
这不单对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产生打击,对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打击更是之大。销量本就不乐观,再加上竞争对手大幅的降价,那生意还怎么做。
特斯拉这是逼着宝马自己革自己的命,降价后的iX3因为不需要购置税,其实际落地价上已经低于起售价38.98万元的燃油版X3,这是传统豪华品牌,甚至其他普通品牌中第一次纯电动车型比相同级别的燃油车便宜。
我们再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即使降价后的iX3售价更低,但对于宝马方面而言,它中间必然还是有一定的利润而言。
再往回看,此次iX3这7万的降幅,也就意味着宝马此前单车利润在7万以上,过于贪心。这7万元,假若不补贴给客户,产品放在一旁,宝马纯电车型的口碑也将遭受重创。
再何况,iX3上市以来本就销售的体量不大,是往回吐些利润还是更有利往后的电动化发展,孰轻孰重,宝马自然掂量过来。
当特斯拉Model 3开始抢占宝马3系、奔驰C级和奥迪A4L的市场时,当蔚来ES6将价格锚定在35-40万元时,当特斯拉和蔚来等新势力抢走了高端纯电车型市场绝大部分的话题流量时,如宝马这样的传统豪华品牌们,既没有大幅超越新势力的硬核参数,又拿不出产品之外让人们觉得很值的服务体验,甚至连店内对纯电车型的销售都缺乏主动性。
等待他们的,也只有一降再降了。也许,这才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