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的狂欢季,往往都是弱者的寒冬。
2020年乘用车市场上演弱肉强食一幕,回首历历在目,恐怖市场争夺战让那些曾经躺赢的车企,纷纷走上了天台。
今天的乘用车市场,付出十倍努力也难以换来增量的效果。
01 消费认知增强
进入到二车乃至三车时代的乘用车市场,显然用户群体经过了第一阶段蒙眼买车的洗礼,这一时代的用户群体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什么。
十年前让车企躺赢的时代,用户群体对高配置,大空间,惊艳的外形着迷。
而这些,恰恰不是考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考量关键的保值率、品质、可靠性是最近一个阶段才被重视起来的。
品质控制以及核心技术标签很难被复刻,一线企业之所以是一线企业,是因为拥有过人的技术储备以及强大的迭代能力。
在消费认知增强的能力下, 淘汰赛规则强化。
02 合资企业下压
我们能看到的是,卖到14万的君威,14万的昂科威以及卖到8万的英朗,这些都是一线品牌强压二线品牌的关键。
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活下去比活得更好更重要。
把任何有机会,有可能抢夺市场的对手挤出行业,自身才有希望抢夺更大的份额,显然一线下压的合资企业成功让自主品牌受苦。
过去,大量的自主品牌被淘汰,在强者的压迫下,合资品牌同样也有被边缘者,法系车以及韩系车的今天,就是在用户认知能力增强以及合资企业双重打击下的必然结果。
03 弱者哭诉季
新势力以及二线自主品牌最为受伤,研发能力薄弱,资金链更为薄弱,在行业的剧变下成为被淘汰者,可以看的到的是,东南、陆风、野马、众泰、海马等自主品牌已经被边缘化,没有任何还手能力。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弱者本身市场份额不大,早期凭借着设计以及营销成功抢占市场份额,但很显然在如今的市场格局下,俨然无法与同价位区间的一线品牌相抗衡。
新势力更为惨淡,只能够通过上市来谋求新的发展机遇,解决资金问题才能够活下来,才能够在时代中苟活下去。
04 强者欢呼季
可以看出来的是,拥有绝对优势的一线品牌成功在这一市场光景下,分割战场。
自主品牌方面,长城,长安,吉利成为时代最强选手,合资领域方面,本田,丰田,大众同样极具竞争力,一线企业往往有着渗透力非常强势的产品布局,无论是车型规划,还是经销商网络布局,都能够细致运营到极致。
在有限的时间中抢夺更有限的市场,是每一个企业决胜市场的关键。
而强者惯用的手段是,通过价格战重塑市场格局,降价对于市场的诱惑无比巨大,当年哈弗H6与长安CS75两款神车横行于市场大打价格战,一票小型SUV在这场价格战中灰飞烟灭。
一线神仙打架,二线企业遭殃。
在下行市场中,这一决策收获的效益更加明显,价格下探意味着更容易逼死竞争对手,2020年倒下的诸多企业,除了有自身原因之外,更多的原因在于竞争对手过于强势,并且不按套路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