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左拥蔚来,右抱大众"之后,合肥再一次向新能源领域发(sa)力(qian)。
日前,零跑汽车正以超220亿人民币估值进行Pre-IPO轮融资,合肥市已明确表达投资意向,投资金额在20亿元左右。这将是蔚来之后,合肥市引入的第二家新造车项目。
据了解,合肥市对零跑汽车的投资将分两批完成,首批2亿元已经投进零跑汽车B轮融资,剩下的18亿元将在Pre-IPO中投资。
而在协议确定后,零跑将在合肥建立第二工厂。该工厂投产后,产能将达到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水平。
![]()
与此前投资蔚来一样,对于合肥的又一次"风投",外界褒贬不一。看好的,认为合肥有望在零跑身上,再次复制投资蔚来大获成功的经典案例。
而看衰的,则不约而同的对零跑的前景并不看好,并认为它不能和蔚来同日而语。
那么,"投资鬼才"合肥这次到底是捡到"宝"了,还是捡到"鬼"了?
(1)零跑是否值得?
这笔投资会不会砸手里,首先还得看零跑值不值。
若单从销量上来看,目前零跑在新势力上算不上出众。2020年零跑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为11,391辆,位列造车新势力的第六位。
很显然,对于手握蔚来的合肥来说,这个成绩难入法眼。
那么,就只有另一种可能,就是这家公司的技术投入。
而事实上,合肥之所以将第二笔重注押在零跑汽车身上也是如此。
![]()
零跑汽车由安防巨头浙江大华股份在2015年孵化,创立5年期间对整车平台、三电动力系统、智能驾驶甚至计算芯片都进行了自主研发。
同时,依托母公司的芯片研发能力,零跑汽车在基础的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上已经有了足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未来零跑的优势会逐步显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零跑确实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力股。
![]()
当然,除了技术优势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零跑很可能是投资者们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仅存的为数不多的"门票"了。
在造车新势力中,第一梯队的蔚来、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都已登陆美股公开市场,市值均超过300亿美元,而第二梯队中的威马汽车、零跑汽车、合众汽车等,则向科创板发起冲刺。
但这个时间窗口也已不长,不管是与合肥签了对赌协议的蔚来,还是小鹏和理想汽车,都有可能随时启动科创板二次上市。届时,资本的流向,并无太多悬念。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别说是零跑这种还算优质的绩优股,即便是FF这样的"垃圾股"都能引来资本的垂青。
(2)合肥的野心
这两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就率先对各造车新势力诸如特斯拉,小鹏等进行政策支持,长沙和武汉等城市紧随其后进行相关布局。
新能源汽车这一风口,不仅成为了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增长"肥料",更点燃了城市之间的战火。
在这个大背景下,一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争夺战已然在国内诸多城市间悄然开打。 而合肥,俨然成为这一轮风口下的主角。
![]()
事实上,不论是"接盘"蔚来、允许大众突破股比还是投资新能源项目,均让合肥近年来迅速成长为汽车圈新晋"网红城市",甚至被戏称为"风投之王"。
回顾2020年,在合肥发生的一系列汽车事件,其惊艳度甚至超越了"北上广"等传统汽车重镇。
2020年初,蔚来汽车因为融资不顺,运营遇到不小的阻力,其股价最低暴降至1美元退市红线附近,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深陷资金泥潭的蔚来四处找钱,市值已经从110亿美元高点滑落至30亿美元左右。蔚来遍寻亦庄国投、湖州吴兴区等地方政府后,只有合肥市果断入局,携国投创新、安徽高新产投等向蔚来中国实体投资70亿人民币,占股24.1%。
如今不足一年时间,蔚来美股市值已逼近900亿美元,粗略计算,合肥市在蔚来的投资回报达到30倍。
![]()
此后,"杀红眼"的合肥更通过江淮汽车、国轩高科的两大合作,成功与大众"绑定",甚至使其一跃成为大众集团继长春和上海后,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截至目前,合肥已相继实施了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江淮蔚来新能源汽车、长安汽车二期等50多个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并集聚蔚来、江淮、国轩高科、华霆动力、巨一电机、长鑫存储技术等上下游企业120余家,形成了涵盖整车、芯片、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
在此之后,合肥还一度看上了威马,此番"得到"零跑,正是此前铺垫出的"一手好牌",所得到的回报。
合肥希望在今后5年时间里,加速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并引领带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这才是合肥市的刀锋所指之处。
(3)功夫拍案
"零跑很可能是他们(投资者)最后的一张门票。"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合肥成功牵手零跑后,我们可以看作合肥在规避掉潜在对手。而随着入局新能源产业的"门票"越来越少,诸如珠海这样没能搭上新能源产业快车的城市,甚至已经被迫去牵手风险更大的FF。
我们由此可以预见的是,这场争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称号的战役已经逐渐进入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