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Gear》大猩猩在试驾GT-R时,折服于这台车的性能,却评价它“没有灵魂”,听到这很多日产粉表示不服,一台性能无可挑剔的跑车,怎么会没有灵魂?GT-R没有灵魂的话,那有灵魂的车又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我们来听听大V们,聊聊到底什么是汽车的灵魂。
我们人啊,总爱给自己制造的冰冷物件赋予一些虚拟的东西,寄托好多情感在上面。对于这种和自己相契合的感情寄托,把它称之为「有灵魂」,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可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不一样,大家的感情寄托不一样,这物件的灵魂与否,怎么又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呢?作为一个「爱开车」的人,驾驶的时候不希望车子和自己的感官有一丝地脱节,可是这又如何呢?
当我某次出门在外,因故吃盒饭只能放在引擎盖上,坐立难安横竖都别扭的时候,无比怀念基友那辆有后座小桌板的休旅车的生活灵魂。
当某次和两个朋友午夜狂奔一千公里参加第二天的婚礼,三人轮换开车,葛优躺在加长轴距的B级车后沙发睡觉的时候,不住地感叹这舒适的灵魂真好啊!
可是要是回到我的日常生活中,让我每天开着那两辆车上下班,我一定是拒绝的。但这就是没灵魂了?
我不认同。
人与车之间的沟通绝对不止驾驶感受那一种。
某辆车的灵魂可能和你不太契合,但请不要随意就说没有灵魂好吗?人家本来就没想有灵魂,都是我们自己瞎寄托的。
回到题目,我们在评价一款车有无灵魂的时候,不过是在评价跟自己的情感寄托是否八字相合罢了。
在我看来,满大街跑的小面包大金杯们,灵魂通透着呢。
人们对于跑车的功能性需求简单的说就一个字——“快”,所以满足了这个需求的车型都称得上跑车。但只有在“快”这个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精神需求的车才能让人称之为有“灵魂”。
比如保时捷
保时捷除了快之外,还有自己一直坚持的一些味道,比如水平对置、左手启动以及不完美的后置后驱布局。然而恰恰是总让车手走在失控边缘的后置后驱布局,才让保时捷具备了自己独特的味道。
对于高水平的驾驶者来说,这种挑战极限沟通车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交流,这种精神层面上的满足才给了一款车所谓的灵魂。
除此之外保时捷在电子系统、内外饰的做工上都堪称汽车领域的标杆水准。比如我前几个月写的文章专门讲了保时捷的车灯设计,如今保时捷才是当之无愧的灯厂。
至于法拉利这种整体更高端、极致的超跑品牌,顶级的价格以及背后所代表的各种你能想象到的东西,都可以给人们很大的精神层面满足。
如果你去看超级工厂关于GTR的纪录片,你会感叹这是一台速度机器,而不是一个可以称之为情人的跑车。我想三剑客在开过GTR之后想法也只是What a machine!
如今它上市十年依然没有换代的迹象,这不是说GTR的性能太能打,而是说日产根本没有愿望和能力去支撑这款产品的频繁更迭。日产不是一个真正属于这个市场的品牌。它的对手从保时捷的997到今天的991,而年底的时候马上就该等到992了……
如果去掉方向盘上的logo,右边的内饰又和左边的内饰有什么差别呢?
所以在速度的刺激感过后,这台车“朴实无华”的设计和细节并不能带给人足够的,品牌背后所具有的含义也并不能给人精神上的满足感。我是不信GTR的车主会喜欢“买车送沙发”这样的品牌评价的…
男同胞们开车就跟追女朋友一样,得越是个磨人的小妖精才能让男性追求者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GT-R就是那么一个颜值在线、家世浅薄、贤良淑德、对你言听计从的女朋友,你还没拿出爱情三十六计就服服帖帖的跟你回家把你伺候的跟个老太爷一样。
而911、488就不一样了。
他们家世显赫、沉鱼落雁、美若天仙却又冷若冰霜,你刚认识他们的时候觉得他们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你们彼此相熟悉的时候他们耍着小脾气、使着小性子把你溜得团团转,你每天绞尽脑汁想的就是用尽一切办法把他们追到手。而当你成功把他们追到手的时候,满满的成就感,还跟别人炫耀说,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车手开车也是一样,享受的是在与车逐渐磨合的过程中达到人车合一的境(quan)界(su)。
日产交给GT-R的使命,从出生立项那天起,它一切的一切就只为一个目标——比别人强。GT-R是一台穷尽自身所有的车,它玩了命的,只为追上那些欧洲的贵族跑车——加速比她们猛,圈速比她们快。
GT-R的目的性太强,强到你无从欣赏它的内涵,强到你根本不愿意去细心体会它的驾驶,抚一上车,它就在用压榨到极致的3.8TT拼命狂吼:“我要第一!我要第一!我要第一!”
我想,猩爷夸了GT-R半天,最后所说的“没有灵魂”,恐怕就是这一点吧。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