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是所有自主品牌的价格红线,事实上,我们的价格红线还要更低,价格一旦超过15万,别想有太大的市场。
不空穴来风。
国内销量最大的两大豪华品牌WEY与领克主销车型定价也只是稳定在15万级,以2020年斩获17万余新车销量的领克为例,其定价较高的 领克01单月销量仅仅维持在3-4000台,热度褪去消费回归理性,这才是自主品牌真正的合理表现。
而WEY品牌同样如此,定价最高的VV7销量已不足千台。
从发展合理性上来说,自主品牌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高端技术储备,无法在定价更高的市场,通过更好的品牌价值以及更为出色的技术服务,销售服务来支撑高端用户的消费理念。
那么,回头在看来上市预售价已经达到20万区间的星途揽月,大概率也只是奇瑞的一厢情愿。
事实上,产品定价一旦脱离品牌价值,那么再好的产品都无法支撑起高昂的价格区间,进而无法在消费市场带去更好的感染力。
星途揽月的确拥有在账面数据上非常出色的表现,比如说马力,扭矩足够大的高功率全新发动机,以及更大的尺寸以及更豪华的配置,但这事实上不足以支撑其在中国消费市场前行。
问题的关键在于,星途并未真正意义上嗅探到中国消费市场的痛点。
这SUV市场增速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合资品牌技术发力已经成为自主品牌高端化的一道屏障,这对于目前只知道放大参数优势,放大尺寸优势,放大配置优势来提升售价的自主品牌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目前,自主品牌还没有在价格上突破20万红线的能力。
一部分特殊定位车型能够通过强势的技术表现力来突破红线,譬如说定位硬派越野车的哈弗H9以平均每年两万的销量稳定服务市场,比亚迪DM高端车型唐、汉等车型通过三电技术储备支撑,在20万以上市场成为行业佼佼者。
这些车型赢得市场美誉的关键,不是凭借着更大的尺寸以及更强的动力,而是通过打开市场缺口来获得认可。
但20万级家用SUV市场早已火海一片,与哈弗H9切入的20-30万级硬派越野车市场,比亚迪DM车型切入的混合动力车型完全不同,后两者市场一片空白。
这意味着,星途揽月的竞争压力巨大,下有准新二手冠道、汉兰达直接抗衡,新车方面则有途观L,RAV4双擎等极具感染力的技术型产品。
最值得关注的是,这部分消费人群对品牌认可力较强,这是奇瑞过去高端车受阻的关键原因,在尚未具有品牌感染力的情况下贸然进军高端市场。
星途的优势在于定位高端品牌,的确摆脱了一定程度上的低端车形象,毕竟从目前产品划分上分析,星途品牌价值尚未形成体系,目前年均销量仅仅只有几万余,市场累计保有量不足10万台。
冲击高端,也意味着在高端市场将会面临着多方考验,不仅仅是将内部管理层架在炉子上烤,也是在击打经销商信心。
从目前前景预判,星途揽月的确产品出众,但是否能够打动用户群体才是关键。
性能过剩,尺寸过剩,配置过剩,但品牌严重欠缺,对于更多人来说这更像是一场飞蛾扑火式的高端之路,而对于盈利能力本就较差的奇瑞来说,星途揽月项目很难为奇瑞提供更好盈利,反而会增大内耗。
尤为关键的是,将精力放在高端车型塑造上,不如塑造更有精准定位的产品,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