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一直以低调踏实著称的江淮,在最近难得出了个风头,这一切这都得归功于旗下的新鲜"血液"——瑞风S4。
与江淮以前的产品相比,瑞风S4是特殊的,它是江淮与大众汽车共线生产的首款车型,是江淮对其寄予厚望的一款产品。不得不承认,瑞风S4从"出生"就自带流量。而这个"流量"的光环,与大众共享生产线不无关系。
![]()
与江淮牵手的大众
![]()
说起江淮和大众的合作,也是颇有一番姻缘的。之前,大众牵手江淮的消息一出,很多人对此"联姻"表示了质疑,原因有两:一是大众在国内已经有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家合资车企,为何还要再开第三家?二是在国内这么多的车企中,为何大众偏偏选择了江淮?
![]()
如果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恐怕用一个"水到渠成"来概括就足以了。对于多少车企来说,每一次的合作讲究的都是一个"缘"字,早在十多年前,大众和江淮两者间就曾有过合作的萌芽,但由于种种因素,这个萌芽还没开始便被掐断了。
![]()
不过,"有缘有份"说得可能就是大众和江淮吧,在未来的战略规划上,两者不约而同地在新能源布局上有着较为明晰的路线。首先,江淮是中国少有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新能源研发和推广的企业。其次,江淮对于汽车成本的控制能力以及对国内精准的市场把握能力,正是大众所欠缺的。当然,这肯定也与江淮自身的实力有关。据资料显示,至2017年底,江淮公司累计向全球客户交付各类汽车产品570多万辆,累计向全球客户交付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合计8万辆。
大众共线,它的独特点到底在哪儿?
![]()
不可否认,与瑞风S4联系得最为紧密的关键词,是大众共线。所谓的大众共线,它的独特点不是简单的对外观内饰进行一味地复制生产,而是严格执行大众的德系生产标准,而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一个词——"德系品质",即拥有严谨、严苛、严格的一种品质。
![]()
以瑞风S4的管理体系为例,它在过程严格执行了德国汽车工业积累百年的VDA 6.1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大众质量控制点,设置瑞风S4对应过程节点和关键品质点,Audit参考大众标准,采用QK值进行评价,QK值为大众Audit评价标准等级划分,主要对冲压、车身、油漆、整车的检查结果运用质量等级来表示,这无一不在体现着德系生产标准的严谨度。
![]()
同时,国内首台2500T伺服压力机的全自动化冲压线、多车线+高柔性+高控制自动化焊装线、涂装线上32台ABB静电喷涂机器人等工艺装备以及超声波焊点无损检测、蓝光化自动检测、DTS在线检测等先进监测手段也是瑞风S4高品质的重要保障。
![]()
大众背书,瑞风S4能否助力品牌向上?
![]()
言归正传,这次我们的主角无疑是这款自带流量的产品——瑞风S4。
与之前的产品相比,有大众背书的瑞风S4在产品力上肯定是更出色的。首先便是在国人非常在意的空间上,瑞风S4的表现是有足够惊喜的。在车身尺寸方面,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410/1800/1660mm,轴距2620mm,比同级别的宝骏510 还要多出70mm。后备箱储物空间达到520L,这也是优于同级。
![]()
其次,瑞风S4在安全上更是大下功夫,搭载了TESS爆胎应急安全系统。即便是高速爆胎,车辆也不会失控,能保障应急安全。同时全车高强钢比例达70%,最高强度超过1500MPa,超过4倍自重的顶压防护能力。
此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然是更加有德系风味的底盘设计了。尽管其底盘悬架同样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组合,但经过麦格纳和大众专家的调校,使得整车的冲击感、滚动舒适性、起伏等指标完全达到了大众性能标准,德味自然也就更足。
![]()
对于如今的江淮来说,最核心的需求估计就是大众乘用车领域的市场和技术支持了,纵观其他国产品牌,一汽、上汽、东风、长安等都有通过合资来获得先进的技术支持,这无论是在品牌溢价还是销量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有了大众的背书加持,拥有更加出色产品力的瑞风S4无疑将再一次助力江淮品牌的向上。
小编语
![]()
不忘初心,不管在哪个行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回望江淮五十多年的每一次变革,务实的态度和不忘初心的精神,都是支撑着它能走到如今的一个保障。
而这次与大众的强强联合,不仅让江淮有望通过这次合作机会跻身到主流品牌队列,且对于提升品牌影响力,学习管理品控甚至是营销策略,都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瑞风S4的出现,或许会成为江淮的另一个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