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本田车主,都能体会到这句话深一层次的意义。
年前最后一个月,购入了一台2017年飞度二手车,家里已经有一台飞度,之所以要买第二台完全一样的车,是因为飞度拥有更小的尺寸,穿梭于市区极为灵活,尤为关键的是,犄角旮旯的缝隙中都能塞下它。
而这基础,则是飞度出色的空间以及不错的油耗表现。
之前选车的时候,本田绝对不是第一选择, 原因是本田在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符号,既然是消费,换个口味未尝不可。
考虑了二手POLO、全新捷途X70等等全系列全方位的车型,只要价格在7万左右,新的二手的都考虑过。
最后还是选了飞度,原因就是可能这是最省心的一台车,之所以排除很多大尺寸国产SUV,原因很简单,对空间真的没有太大的需求。
毕竟家里不止一台车,买飞度就是为了让自己更舒服一些。
作为一台家用车,本田什么都好,它有工具车任劳任怨的属性在其中,又在产品优势层面,非常贴合消费者需求现状。
比如说空间,小尺寸大肚量能容万物,高配车型还有个魔术座椅,这个价位中的合资小型车,飞度在空间上的表现可一点都不像是小型车。
再比如说动力与油耗,9秒以内的加速以及综合7L的油耗,在这个级别中将用户感知做得很好,拿捏极为到位,最为关键的是本田品质控制一直都不差,纵然不能说十年不能坏,但十年之内故障率同级最低,倒也没有夸张。
作为工具车,本田是极度合格的,但想要提升多维度的用车体验,本田总有一些被人吐槽的点,而且都被实锤。
比如说,一直无法克服的NVH问题,硬邦邦的后减震,这些都是问题。
不过,综合来说国人很信本田,这与本田企业文化不无关系,将可靠与全能贯穿在企业文化上,是本田产品的特性。
其实我们也问过本田工程师一个问题:减震跟隔音这么简单的事儿,为什么你们一直有短板。
工程师的回复倒也不回避:
我们一直都有这个问题,隔音的提升是一步步而来的,因为我们大量的精力是在最好品质跟产品特性上,比如说你看到飞度有着更好的加速,更大的空间设计优势,这些都是需要精力跟时间的。隔音我们是成本限制,我们在优化生产工序,以便于有更多的预算提升NVH。
又爱又恨,这是很多人对本田的看法,所以改装店提升革新的车,本田最为普遍,换轮胎换减震,本田的生意也最好做。
很简单,大家都希望通过改装提升隔音跟减震表现,让自己的车开着更舒服一些。
优秀的保值率一定建立在优秀的产品以及品牌基础上,这样才能够更好构建市场认知,提升二手车市场热度。
我刚刚买的17年飞度GK5,表显公里数4万,指导价8.58万,三年半车龄市场价稳定在6.5-7万左右,没错儿,我那台车花了68500,有零有整。
虽然很贵,但这就是飞度的行情价,在飞度的二手车环境中,这样的价格并不算贵。
事实上,这样的保值率对于行业来说非常糟糕,从商业险的理赔额度来看,商业险裁定的车辆价值事实上只有5万多,这意味着多出来的一万多价格,基本上都是飞度本身的溢价。
保值率高是一件好事儿,但过高未必是一件好事儿,它耗费用户用更多的钱,这是飞度最大的长处,也是最糟糕的长处。
回头来看保值率,二手日系车的保值率,事实上都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