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码仔为各位师傅讲解了DPF再生的各个阶段,师傅们现在已经能够通过各种现象与状态判断DPF的颗粒捕集程度了。而今天,码仔要教给师傅们的则是“DPF的再生条件”。
主动再生作为处理碳烟的主要措施,并不会持续工作,只有在系统判定被动再生无法再降低或者维持碳烟水平时进行,若想让其工作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也就是所谓的再生触发条件。
这种使DPF进入工作的行为便叫做再生触发。
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看DPF是如何进行主动再生工作的。
非原地的DPF主动再生触发条件一般有以下几种:
即当到达一定里程时触发DPF再生。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完全根据车辆行驶的程度来判断是否再生,虽然简单明了,但却并不灵活。
即通过压差传感器检测排气压差,当达到一定值时触发再生。
利用排气压差乍一看非常的美好,即只要排气压差在合理范围内就说明DPF的颗粒捕集仍然在可接受范围内,然而这种方式却忽略了一点。
当DPF的颗粒全部堆积在容器壁侧的时候,主流道本身并不受到堆积的PM颗粒影响,前后压差变化并不明显,然而容器壁堆积的颗粒物却客观存在,等到压差达到再生触发条件时,颗粒物累积已经远远大于预期,这时候的再生会导致温度过高的现象,很可能会烧坏DPF,这是压差信号再生的一大问题。
即通过ECU内部数据模型计算出碳加载量通过此值再生。这种方式根据预先设定于ECU的一套逻辑计算得出合适的再生时间,是目前最合适的主动再生触发条件。
当再生触发时,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即怠速会从原来正常的怠速自动升至1000转/分(康明斯系统一般为1500转/分),这样做的目的是再生的起始温度会大大增加,同时DPF灯会被点亮。当DPF灯熄灭,怠速会从原来的1000转降低到正常怠速700~800转,此时可判断再生成功。
DPF后处理器再生时对DOC前温度、DPF前温度都有一个门槛值要求,为确保DPF再生过程中能够有较好的温度表现,确保再生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保护整车的其它部件不受高温影响,需要对排气管路进行必要的包裹。
而同一般的主动再生一样,原地的主动再生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进行,唯一不同的就是满足条件后是由司机主动触发的原地再生。
这里就以潍柴国五为例简单的说明一下进行原地主动再生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仪表盘 DPF 指示灯闪烁后,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请尽快(服务再生指示灯亮起前)将车辆停在周围无安全隐患的空旷场所,按照要求完成 DPF 再生工作。
再生过程中,驾驶员应就近监视车辆,并发动机舱周围放置警示标识,避免人员碰触导致烫伤。
1、确保车辆状态满足以下要求:
(1) 车速为 0
(2) 油门踏板没有踩下
(3) 刹车踏板没有踩下
(4) 离合器踏板没有踩下
(5) 档位处于空档状态
(6) 整车手刹已拉紧
(7) 启动发动机,维持怠速
(8) 水温达到 40℃以上
(9) 再生禁止开关未按下
2、按下再生开关,发动机自动进入再生状态,期间转速会有阶段性的变化。
3、再生过程大约会持续 40 分钟到 1 个小时的时间,期间,除非发生危害车辆或人员安全的特殊情况,不要人为干涉再生过程,防止再生不完全,对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4、再生结束后,DPF 指示灯自动熄灭,发动机转速恢复到怠速,可关闭发动机。
5、DPF 指示灯闪烁后,若不及时进行再生,会导致后处理 DPF 堵塞,影响发动机动力,并且对 DPF 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师傅们在平时有没有注意过DPF的再生呢?回想一下在再生时是不是的确满足了以上的再生条件?
在学了这节课之后,相信再生的触发已经难不倒各位师傅了,也欢迎各位师傅在评论区留言与码仔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想法,进一步学习后处理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