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骂骗子’,一个‘竖中指’”
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院士
与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的发言
成了部分媒体炒作煽动矛盾对立的妄谈
视频源自:老板说得对
这原本是一场汽车圈技术大佬们的对话
在论坛发言中,欧阳明高院士指出:
如果某一位说,它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而且还特别的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在目前······![]()
![]()
![]()
这是一段没有针对性的发言
说的也十分的中肯
全程未提「骗子」、「骗人」或「欺骗」
却在网上随处可见“一定是骗子”的曲解
视频源自:老板说得对
随后,面对媒体添油加醋的报道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表示:
“欧阳明高打脸这个事情,我认为大家是理解错了,我们搞技术的不要人云亦云,我也在场,欧阳明高院士怎么说,要1000公里又要快充,还要便宜是不可能,大家忘了那个便宜。我跟大家讲今年1000公里是肯定要出来的,快充是肯定要出来的,他说8分钟充满1000公里,理论上是可以的,电池承受了8分钟充满1000公里,但没用,当然要解决充电桩的问题了,对不对?”
古惠南首先肯定了欧阳明高的发言
也表明了目前技术上的确可以达到
但需要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支持
却在列举时的动作被恶意截了图
![]()
受到争议的手势
虽然如今的新能源正值投资风口
但其短期的前景是否被看好又存在争议
从新年伊始,蔚来ET7的150千瓦时固态电池
再到IM智己的近1000公里续航
连续“画饼”让新能源市场本身就处在质疑中
私募基金大佬们为了新能源板块还能不能买
甚至都直接发文吵起来了
![]()
无论是汽车媒体还是财经媒体
对于新能源发展的争论都在逐渐加剧
正巧,广汽埃安的"大饼"及时送到
欧阳明高又恰好梳理了相关问题的看法
于是有了媒体的“添油加醋”点燃了这把火
事情的起点是广汽埃安的一篇文章
题为《即将“电”力全开,敬请期待!》
“8分钟可充满80%”
“NEDC续航1000公里”
从石墨烯再到硅负极
又是“月充时代”又是“不用等明年”
![]()
好家伙,“8分钟能充1000公里”?
这是要妥妥见证新能源车
翻身农奴把歌唱从此走向新时代的节奏
![]()
就这一张海报,广汽集团的股票
从每股11块多增长到了每股13块多
可从周一的涨停,再到周二接近跌停
广汽埃安也凭借一己之力“成功破圈”
直接惊动了隔壁财经圈儿的小伙伴们
更加实锤了现阶段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被看好
![]()
周一的涨停源自“电池技术革新”
周二的近乎跌停来自“广汽把别人当傻子”
如果仔细审题你就会发现
“8分钟充满80%”与“1000公里续航”
说的好像是两种技术??
一个是石墨烯技术
另一个是硅负极电池
![]()
随后,文字游戏被识破的广汽集团
自己发了相关技术的说明公告:
“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是两种不同的电池技术。分别解决‘充电速度慢’、‘续航里程短’这两个动力电池应用中的不同痛点。”![]()
石墨烯技术能不能快充?
可以!
硅负极电池可不可以续航1000公里
可以!
这个加这个,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
能不能快充1000公里?
山里···
![]()
最后,整件事情成了
技术人员为营销团队打了圆场
最后不仅背了锅还引起了更多负面
![]()
90君经常接触各品牌背后的技术人员
说实话,他们都是些非常可爱的人
有着理工科独有的书生气息
大多都很爱聊,也很愿意分析自己的成果
在老油条一样的营销团队面前实属“清流”
![]()
但也不得不说
随着传统车企开始学习新势力后
营销方式也开始玩起了“PPT卖概念”
不谈身为新势力的特斯拉、蔚来
无论是智己汽车还是广汽埃安
早早公布将达到1000公里续航
而实车落地最早都要等到2021年底
更何况目前也不确定这些车型交付后
到底能不能找到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来使用
![]()
曾经一向稳扎稳打的传统车企
如今也变得卖“期货”来炒作资本市场
自己揭掉了传统车企身上“靠谱”的标签
正如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所言:
“2020已经够艰难了,2021又开始流行‘技术期货’真香,搞研发似乎越来越容易了,只要有个实验室样件(甚至还没有),PPT一发布就世界领先中国第一了,资本也趋之若鹜。行业充满了浓浓的肥皂泡味,是福是祸?做技术还是请尊重牛顿定律和发展规律,否则让世界笑话。”
如今最热销的纯电动车
无论是宏光EV MINI还是Model 3标准续航
哪款车都不以续航里程长来作为卖点
但依然不妨碍小伙伴掏钱购买
![]()
更何况,新能源车真的欠缺的不是电池
反而是支持快充技术的充电桩保有量
正如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所言:
“未来汽车快充技术、换电技术普及后,用户根本用不上那么大的电池。所有车背着1000公里电池满大街跑,是对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广汽石墨烯电池技术都是来自供应商的,威马也接触过,没啥技术壁垒。”
1000公里续航真的有必要吗?
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车企本身来说
还不是为了那股价,可以再高出一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