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行业】上周末,欧阳明高院士的一句话刷爆汽车圈——
“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地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虽然欧阳院士的原话比网传版本客气了一些,但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能几分钟安全地完成补能,造价还不贵,现阶段的技术确实无法满足。
![]()
而且呢,这句话似有所指。联系到车圈上周五的另一热点,吃瓜群众顿悟,原来这是“指名道姓”的回怼。
1月15日,广汽埃安官宣自家的石墨烯基电池,宣称“8分钟可充满80%”,“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
![]()
硅负极电池NEDC续航1000公里,今年就能实现。
![]()
这图连起来看,很容易让人这样理解:石墨烯基电池NEDC续航1000公里,8分钟可充满80%,今年就能实现。
事实并非如此。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百人会上回应,这是两种不同的电池,石墨烯基电池将在9月量产,最先搭载在AION V上,本月底公布有关该电池技术的详细信息,而硅负极材料电池“另有其人”,NEDC续航1000km,将在今年内量产。
![]()
误会解除!网传石墨烯基电池续航仅200-300km左右,那的确还有一丝可能,8分钟充80%还保证充电安全。
此外,古惠南还表示,“8分钟充满1000公里理论上是可以的,电池承受了8分钟充满1000公里,当然要解决充电桩的问题。但是过去的技术,就算有充电桩,电池也受不了。这是两面,搞技术的一定要理解,技术行,推广行不行?”这是确有此技术,还是强行为自己辩解就不得而知了。
在本次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也提及电池技术的研发,称广汽通过在811、622电池基础上增加1%-2%的石墨烯基正负极材料,来提高它的充电速度以及续航能力,包括能量密度,同时也在全面测试燃料电池,跟丰田、本田合作,还有自己研发的全面在路试。
至此,广汽的回应已经比较明确,这两款电池代表广汽的最新研发成果,不过嘛,以后宣传的时候最好能明确电池技术的要点,不要“打擦边球”忽悠消费者呀。
广汽现在就官宣年底才发布的1000km续航电池,也是为了“赶热点”,毕竟是最近新能源汽车圈的大热门,1月9日蔚来发布150kWh固态电池,续航1000+km,也得到2022四季度交付;1月13日智己汽车发布旗下首款轿车,续航1000km。
![]()
蔚来这款产品在宣传口径上说是固态电池,其实得打个引号,准确地说是半固态电池,固液电解质,但比常规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高了不少。业内对固态电池的定义是全固态电解质锂电池,目前还只存在于实验室,离正式量产装车还有近十年的时间。
![]()
固态电池代表动力电池的未来,丰田在该领域坐拥一千多项专利,或将在今年推出固态电池产品。在本次百人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在演讲环节重点介绍了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称现在固态电池产品已经供给无人机使用,电池安全性都通过了测试,目前已有装车实验,部分主要部件已实现量产。
![]()
陈院士指出,发展固态电池主要是为了显著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常规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极限是300Wh/kg,固态电池能达到450 Wh/kg。固态电池让这两个极其重要的电池技术指标实现“质的飞跃”,属于突破性的技术。
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本次大会上公布了旗下最新技术,48 V 和 HEV 的电池包可以实现 60 C 的高倍率放电,开发的 PHEV 电池包可以实现 10 C 以上倍率的自动能量回收,开发的 BEV 电池包可以实现超过 1000 公里续航、10 分钟快充充电、16 年 200 万公里的使用寿命。数据很劲爆,但还是得看未来量产装车的实际表现,这样的技术如果成熟,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会比现在好太多。
![]()
编辑观点
1000km的续航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实现充电网络普及之前,车企、供应商不约而同地发力电池续航里程,从补能频率入手,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不过,只说续航里程,如果不提安全、成本、能量密度等其他指标,电池还是一个概念,无法判断其量产装车后的表现。不过此次大会指明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和进度,在不远的将来,让电动车用户不再为充电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