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刚提了Model 3的同学就向我诉苦:“才开800公里,它就在高速上莫名其妙地自己刹了一脚,当时前后左右根本没有别的车和障碍物,现在想想还后怕的很。”
不光是特斯拉,很多智能汽车都遇到过品控问题,像理想ONE断轴、蔚来OTA时趴窝等等。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其实难以避免,因为智能汽车的软硬件系统比传统燃油车更为庞大、复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只是单纯的代步工具,即便是象征身份和地位的豪华品牌,也只是用料更加奢华罢了。现如今,在智能化的浪潮下,汽车增加了更多“黑科技”功能,这也让汽车跳出了代步工具的单一属性,衍生出更多的角色。然而,物理学告诉我们:“‘熵增’的地方通常更加无序,无序也就意味着混乱。”更为复杂的系统势必对整个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历史上被品控、质量问题拖垮的汽车企业有太多太多,最近的案例就是日本高田因为夺命气囊问题破产。因此,传统车企一直将质量、品控的放在第一位,但这也成为他们打造先锋科技体验的掣肘。很多前沿技术走一遭传统的开发流程,到量产时就已落伍,甚至很多炫酷的功能都无法通过车规级的考核。
难道先进的高科技和高品质就不能兼得了?非也。在这方面,领克一直是业内的佼佼者,在CMA架构产品上,领克就大量应用了高级辅助驾驶、智能车机、健康座舱等尖端科技,同时领克的产品标定和验证标准大量沿用了沃尔沃的豪华标准。可以说,无论是可靠性,还是科技配置,CMA架构都达到了与丰田TNGA、大众MQB相同,甚至更高的水平。
而领克基于全新SEA浩瀚架构的首款纯电动车ZERO Concept,在科技属性方面实现了更大的跨越。比如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在通信带宽、OTA能力上比肩特斯拉和大众VS OS,智能电动车门更是业内独创,同时还拥有700km+超长续航。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软件定义汽车”必备的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特斯拉和大众都遇到过挑战,譬如特斯拉曾发生过自动驾驶失效、幽灵刹车等问题,大众ID.3也因软件BUG推迟交付。那么,领克ZERO Concept能否像CMA架构产品一样解决先锋科技与可靠性的矛盾冲突呢?
领克ZERO的守正出奇
我曾经在领克车友群问过车主们一个问题:大家为什么选领克?有的人说领克的内饰漂亮,有的人则回答是沃尔沃动力,但更多的回答是安全。领克从品牌诞生之日起就强调“全域安全”,这也早已成为领克的招牌之一。在ZERO的一些创新科技上,领克也贯彻了这一理念。
例如,领克ZERO配备的智能自动车门从功能上刷新了自动车门的新高度,它既可以自动开关,也可以通过app、物理开关、刹车踏板等多种方式开合。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强大的硬件系统,领克ZERO在车门内内置了电控、电驱、防撞防夹结构。其中用于防撞的超声波雷达数量多达8颗,而大部分车型的前/后倒车雷达加起来也不过6颗。
为了保证这套复杂的智能车门系统能够拥有可靠、安全的使用体验,领克的工程师们用了多达270天的时间进行标定,充分保证在全生活场景中自动门功能都能顺利实现。与此同时,领克从研发与试制阶段,就开始与供应商高度协作,从根源上保证车门系统的设计、品质的稳定性。
领克ZERO最大的看点当属SEA浩瀚结构,这一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在智能化水平上达到了特斯拉和大众VW OS相同、甚至更先进的水平。但在软件开发机制上,领克并不会像新势力那样激进地增加一些不稳定功能,而是将车辆功能分为了两大类。其中与安全性密切有关的功能,领克会以完整的质量流程进行验证,确保达到车规级安全。而安全要求相对较低的功能(比如中控的娱乐功能)则重在追求更炫、更酷的体验。通过这种分级式开发策略,领克ZERO的软件系统实现了科技体验与稳定性的兼顾。
这样的分级开发或许会让一些科技功能跟不上潮流,但领克还有一个大招弥补,那就是开放。据一位领克内部人士透露:“未来,领克将向开发者开放SEA OS中4000多个API,让开发者赋予领克ZERO更多更酷的科技功能,而领克官方则会针对这些功能进行安全性验证,确保不会影响整车安全。”
除了这些创新科技的品质保证,领克ZERO在基础的被动安全方面也应用了最先进的钢铝混合车身。在过去,全铝车身凭借质量轻、强度高的优势,受到奥迪、捷豹这些豪华品牌的青睐。然而由于制造困难、维修太贵,全铝车身并没有普及开来。不过这几年,高强度钢在力学性能上大大超过铝合金,催生了维修便宜、强度还更高的钢铝混合车身。曾经热衷于全铝车身的奥迪就已经在新一代的Q7、A8上使用了钢铝混合车身。
为何钢铝混合车身会成为高端车新宠?要知道,汽车车身并非越硬越好,而是要该硬的地方硬,该软的地方软。像前舱、后备箱这些在碰撞时要溃缩吸能的位置,车身材料就应该软;而座舱位置的车身则需要硬,尽可能地保证乘员舱不变形,保护乘员安全。领克ZERO就采用了镁铝材料作为外围吸能件,内部乘员舱则采用高强度钢,这一设计思路与奥迪完全相同。
守正才能出奇。虽然汽车行业正在掀起智能化、网联化革命,但身处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互联网这种追求短期回报、追求流量的思维不适合汽车行业,更不可能颠覆汽车行业。一台传统燃油车的零件数量多达2万个,他们需要在天南海北各种环境中稳定、可靠、高效地工作。相比燃油车,技术更先进、软件系统更庞大的智能纯电动车将带来更大的可靠性考验。而从ZERO来看,领克再次做到了创新科技和高可靠性的兼顾。
生于传统,颠覆传统
如果你在B站打开一个诺基亚智能手机的视频,会看到不少人玩起 “砸核桃”的梗。然而当下的智能手机已经娇贵到从桌子上摔下来都可能报废的程度,更别提砸核桃了。
很多人喜欢将“智能汽车取代传统汽车”比喻成“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的确,从科技体验上来说,汽车的智能化革命和手机十分相像。但不同的是,我们可无法接受智能汽车也要降低品质。
我们之所以不介意智能手机品质的下降,是因为手机本身价值不高,不过几千块,而且我们的换机周期也大大缩短,很多人两年,甚至一年就换一部新手机。但汽车品质却事关我们的出行安全,一辆车的使用寿命长达数年,甚至十余年,汽车要降低品质和安全性是万万不可行的,这也正是为什么网友们无法忍受造车新势力糟糕的品控。
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汽车行业,浓重的互联网基因赋予了新势力极具创新性的造车思维,也让他们忽略了汽车品质的重要性。一位主机厂管理人士曾对《新车新技术》表示:“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是典型的科技公司思维,而非传统车企。他们开发新车就像科技公司开发软件一样,在他们看来,BUG、问题都是可以存在的,可以到后期再解决、优化。而在传统车企中,安全和品质处于最高的优先级,是谁都不可以碰触的红线。”
造车新势力敢于跨过传统的验证流程,为用户带来最新鲜的科技体验,从他们的软件优化策略就可见一斑。像特斯拉经常将不成熟的功能(比如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推送给用户,通过众多用户的数据来优化算法,这和手机APP中的《用户体验提升计划》颇为相似。但不成熟必然也不稳定,难免有个别不幸运的消费者,为整个品牌的提升付出沉重的代价。
而大部分传统车企的思路与新势力截然相反:无论任何功能,都需要经过完整的安全验证。而冗长的验证流程又让消费者难以体验到最前沿的科技,不少特斯拉粉丝都觉得传统车企已经落伍了。两种思维没有对错,但各有优劣,对于如何平衡科技和品质,领克已经建立起成熟的解答方案。
从品牌历史上看,领克也是一家年轻的车企,在我看来,领克更像是传统汽车公司阵营中的科技公司。它既拥有吉利和沃尔沃的积淀、传承和坚守,同时也敢于大胆创新、颠覆传统,、用超前的设计和前所未有的体验征服用户。因此,对领克来讲,尖端技术和成熟可靠从来都不是对立的。
就像开头说过的,在CMA架构产品上,领克就打造出了领先的科技体验。同时在品质方面,依托吉利与沃尔沃的技术实力,领克在CMA架构产品就已经大量地使用了热成型钢材料、正面副车架脱落技术等技术来保证车身安全。在整车制造、测试标准和标定上也大量沿用沃尔沃的豪华标准。
而来到ZERO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领克“全域安全”和豪华品质的理念。SEA OS分级式开发机制既保证车规级软件安全,还让用户体验带最新鲜的科技玩法;完善的标定和测试保证智能电动门的可靠稳定;钢铝混合车身大幅提升了碰撞安全性。这些措施让用户在享受到如智能手机般颠覆性的科技体验的同时,也得到了像诺基亚般的品质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沃尔沃都是领克重要的技术来源和技术背书。但在SEA架构上,领克实现了对沃尔沃的向上技术输出,未来沃尔沃也将使用SEA架构打造豪华纯电动车,这也证明了该架构在安全、品质以及先进性方面达到了沃尔沃严苛的标准。
最后再说个有意思的点,前不久,领克发布了ZERO量产版的动态测试视频。据业内某底盘工程师爆料,为了让ZERO拥有极致的操控和底盘性能,领克购买了一台保时捷Taycan Turbo S进行对标。
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较晚,相当一部分消费者驾驶经验不多,对机械素质的高低没有清晰的概念,因此很多车企不会将开发重心放在操控性上。但领克一直坚持打造卓越的驾控体验,像CMA产品均由中国和瑞典的工程师团队联手调校,既保证了国际一流的机械素质,同时也满足了国内消费者的独特需求。
在当下的电动汽车市场,保时捷Taycan Turbo S虽然不是续航最长的车型,但在驾驶乐趣方面却是标杆级车型。资深海外车评人Chris Harris曾对保时捷Taycan Turbo S 评价道:“它在提醒你,世界存在着一种造车的艺术,让电动车开起来也可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不仅仅直线加速的王者。”领克ZERO在底盘和操控上对标保时捷,也是领克坚持高品质造车的重要体现。
2016年,三星旗舰智能手机NOTE 7的电池爆炸事故成为其中国市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对整个智能纯电动车市场都是最好的警示。当汽车也进入到智能化时代,科技体验成为第一驱动力时,质量和安全也不应被忽视。对于如何兼顾科技体验和稳定品质,领克ZERO显然已经在业内树立起了榜样。
物理学虽然说,熵增的地方通常更加无序,但这句话的后半句是“无序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承载了亿万生命的地球就是诞生在宇宙的熵增过程中。而在当下,我们还处于智能汽车的探索阶段,难免遇到短暂的混乱、无序和磕绊。但未来总会诞生一些兼顾到安全可靠和先锋科技的车型,就目前来看,领克ZERO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