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也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肤浅。然而,当众人为一个话题喋喋不休的时候,当那些大流量视频和几十万+的文章如潮水一样淹没我们的思维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了,我们堕入肤浅的圈子里却乐此不疲,且唯恐自己不懂今日热点和爆款事件。其实,我们也不过是人潮汹涌里随着大数据的一个无名小卒,还不承认自己肤浅么?![]()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认为媒介有一种放大效应,能够把远的拉近、小的放大、弱的增强。他的这一理论在网络的自媒体传播中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自媒体时代,会有一种观点挟卷众生的感觉,你若不肤浅,人们谈论什么,你感觉自己是个局外人。![]()
肤浅是人与世界同步的理由。我们看着许知远先生在《十三邀》里那张不帅却沧桑的脸,那种很高深的表情,许先生到底是肤浅还是高深呢?他若肤浅,他读了那么多的书,那么多名人有识之士愿意接受他的那种很“装”却很特殊的提问?又反问一句,他若深刻,为何一介书生,这么乐意在镜头面前摆出各种故作深沉的姿势和表情。这个世界,肤浅与深刻永远是相对的,对于普通人,许知远算是有启智和启蒙作用的知识分子;对于那些深刻的哲人,高维度的学者,肯定又会觉得他那副样子肤浅。![]()
肤浅能拉近我们与平常人的距离。那天与公司的前同事袁启聪聊天,他现在也是超级大V和网红了。他说了一句通透的话:在网上你不可以故作高深的,严肃的话题没人关注,大家喜欢轻松幽默搞笑的,谁愿意来网上上课呀。你看,袁启聪其实是聪明而深谙此道的,可以说他懂得如何找到与人互动的趣味,说白了他懂得“操控”人的心理。启聪来公司面试,并非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但他的机敏和爱钻研,超过一般的高材生。他很巧妙的以“肤浅”直白地与人交流互动,效果不错哦。![]()
肤浅亦是社交网络的第一杀手,社交网络不断放大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肤浅。我们每发一个视频和文章,都不由自主地渴望下面的评论和点赞。别说你没在乎过,我曾经为一组照片收到朋友圈200多个点赞,然后拿到公关圈里炫了一把。当然不会透露这背后是在几个群里各种吆喝和强迫:大家赶紧帮忙点赞呀,还差几十个什么的……这种肤浅的事,也没少干过。![]()
肤浅也是朋友间反目成仇的原因之一吧。比如对美国总统川普的评价,让多少同道的朋友翻脸、互怼、开骂,退群。你会忽然觉得,曾经那么令人信服和博学之人,高智商,阅书万卷,怎么突然间是个川粉?这是一个智商最平常的人都不能容忍的白人至上的恶人,怎么会有有识之人粉川呢?那么这时需要反问一句:美国人中也有那么多川粉,难道都是智商不够?还有朋友中断言:但凡川粉,非蠢即坏。唉,莫非……难道肤浅的人才粉川吧?那不粉川的人都高深了吗?这个时候我们再次发现肤浅是如此的难以定义。![]()
那天傳聪离世,很多他的纪念文章和访问。我看了凤凰卫视许戈辉访问傳聪,傅聪说了一段话给我印象很深,他说,“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思考。独立思考是最关键的,比如一件事儿,大部分人朝这个方向思考,你一定要往另外一个方面思考,不能跟着人群走。”听到这里,我真地感觉到了大艺术家的内心是异于常人,他肯定有着超乎常人的想象和思考力。我要承认自己真的肤浅,承认自己肤浅,没什么大不了的。
●马云与红顶商人胡雪岩有相似么?
●年末的饭局
●房企大佬为何迷上造车?
●三星掌舵人离世,豪门夺权大戏正式开幕,曾经的三星汽车你还有印象么?
●高分神剧《隐秘的角落》配有100多个彩蛋,丰田皇冠也是其中一个
●全球最神秘的艺术家居家办公,即将出品最贵厕所?
●游戏界的冰火两重天:一个月还在爆的《动森》和打了两年官司败诉的悍马
●车企纷纷下场造口罩,买不起兰博基尼,还买不起它的口罩?
●宅在家追《西部世界》第三季,忽然发现一件了不得的事
●67岁的《PLAYBOY》金盆洗手,你对它的了解仅限于情色吗?
●意大利奢侈品牌抱团取暖,最强辅助陪菲亚特500打野
●Logo减配的宝马,其实是个长情boy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E.N.D>
感谢你的阅读
▼
![]()
广州莲丰广告有限公司
http://www.gzlianfeng.cn/
http://www.gzlink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