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呈下行趋势,在持续增长近30年后,猝不及防地跌进了寒冬。
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最新数据,2018年11月,乘用车市场销量214.3万辆同比下跌16.1%,全年累计销量2107.1万辆同比下跌2.5%,其中轿车销量108.5万辆,同比下跌11.9%。毫无疑问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近30年来首次负增长。
车市寒冬下,如何活下去成为所有车企的必修课,而且这考验的正是企业的整体综合实力。
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遇冷的环境下,日系车是唯一实现逆势增长的车系。在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日系车就占了四个名额,分别是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和一汽丰田。其中东风日产累计销量已经悄然突破百万辆,东风本田也开始逐渐恢复销量上涨。
![]()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本田,随着十代思域的热销,“机油门”事件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11月思域销量同比增长45%至22,219辆,跻身轿车排行榜前十。
![]()
思域销量的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东风本田的终端销量。11月东风本田销量增长幅度达11.2%至7.1万辆,厂商销量排名第9。
![]()
除此之外,日系品牌中轩逸和凯美瑞同比也均有万辆以上的增长,凯美瑞已经很接近帕萨特的销量。东风日产轩逸则以5.26万月销量拿到11月轿车细分市场冠军,寒冬中日系车俨然成为了中国车市最大赢家。而自主品牌中,进入轿车销量前二十名的只有吉利帝豪,其他清一色都是合资品牌车型。
![]()
在车市下滑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真要加把劲了。
在车市遇冷的大背景下,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虑:为什么日系车的销量不降反增?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消费者都喜欢买日系车。
首先,凭借多年的口碑积累,日系车在国人心中树立了高可靠性的技术形象。巧的是,汽扯扒谈就有两名日系车主。在问及为何青睐日系车时,二人的回答如出一辙:皮实耐用。可见日系车技术流形象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相较于德系车、美系车,日系车更符合中国消费的实际购车需求。相对其他车系来说,日系车在技术方面的保守。因此在整车质量和油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还有就是日系车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以国内的消费水平来看,10万左右的车型是消费大头,而日系车在这个价格区间的布局就很多。以上几点都是消费者在购车时所看重的,因此日系车销量增涨也不足为奇。
不过这些都是从微观角度分析,日系车在寒冬下实现销量增长的原因,那么如何从宏观角度去理解这种现象呢?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始终被视为反映市场经济环境的晴雨表。车市遇冷,日系车销量增长绝不是偶然。当手中资金要慎重使用时,实用性强、相对保守的日系车自然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
总结:中国车市持续下滑,不少车企都陷入了危机。尤其是在关税降低、合资股比开放之后,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更是被压缩。因此,提升产品品质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至关重要。我们期待自主品牌早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为颓靡的车市带来复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