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路向汽车伸手
图文:木乔木乔
编辑:滚滚君
拼多多这个平台,每个人看的角度都不同,“病毒”式的砸(tao)钱(lu)营销,很经典也挺烦人,有没有多次安装又多次卸载?特别是“砍一刀”提现,有人赚到,也有人极度嫌弃,还有平台模仿借鉴。
不得不承认,拼多多的营销是比较成功的,已经像娱乐圈里的沈腾,可自带某种神秘的流量,轻轻松松上热搜。而这个市值越来越高的“网红”已经不再满足于小零嘴、衣服、鞋子、包包的拼单了,继今年7月“捆绑”特斯拉以补贴方式售卖Model 3之后,又有拼多多入驻商家以订金的形式拼起了千万豪车劳斯莱斯幻影。
电商和实体结合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稀奇的,怪就怪在,特斯拉是走直营路线的,自有官方平台销售,拼多多这大腿抱的着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明眼人都觉得是拼多多蹭了特斯拉的热度。
而另一个,则是选装了很多豪华配置,原价值1068万的劳斯莱斯幻影,拼多多含税后价格为946万,已引得10万+的用户想要购买。想来正常,有渠道省下约一台宝马7系的价格,哪个消费者又会跟钱过不去呢?于是乎,又有人站出来了,“拼多多又在整噱头搞事情了。”
为了撇清关系(笔者认为是不拉低品牌形象同时维护好价格体系),特斯拉也好,劳斯莱斯也好,都发表申明“与品牌无关”。与特斯拉完全抗拒态度不同的是,劳斯莱斯表示,“在不伤害消费者利益和劳斯莱斯品牌形象的前提下,我们愿意看到电商平台和第三方商家针对产品销售和宣传的不同尝试”。
换句话说,目前这两个case都是拼多多单方面的行动,说白了或许也是看中了两个品牌的高关注度,以及可操作的价格空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自导自演”了一出“捆绑”的戏码。
非要说拼多多“捆绑”营销呢,似乎也不太妥当,表面上看的的确确是人家拼多多平台或者说是入驻商家正常的营销策略,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不过,也有理由怀疑在业务拓展方面其有打擦边球的嫌疑。但这两个品牌难道就没有借此免费得到一定的曝光?说出来,谁又会信呢。
就好比劳斯莱斯自己也表示,在没有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支持不同销售方式、宣传方式的尝试。其实车企心里应该比较清楚,在快节奏的当下,虽然计划是比较工整的,但也应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无论是宣传、销售、体验,还是服务、用户运营等等,都需要跟着市场以及消费需求而调整。更何况,除了某宝以外,直播平台、传统电商平台,都可以成为其渠道拓展的形式,也是目前除常规的销售渠道之外,不可缺少的布局之一。
所以,就在拼多多“拼”豪车的热门事件节点上(12月23日),威马汽车官宣了与拼多多的“牵手”。注意,这是拼多多与车企双方达成共识的合作,与此前的单方面营销不同。而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威马汽车,也是目前第一个打通主流电商平台的车企。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截止12月24日收盘,拼多多报152.75美元,涨8.91%。
此外,我们从11月威马汽车的销量来看,威马EX5销量为3018辆,同比增长174.6%,表现算不错的一类。但在跑得更快一点的蔚来、小鹏、理想等面前,威马仍需再往前走一步。在造车新势力中,威马汽车仍在为销量的提升而打开新的尝试,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合作跟时下各大网红间的互相成就有些异曲同工,拼多多跟车企也在这个过程各取所需。左手是拼多多身价大涨,右手是威马汽车宣传及销量提升多了一个渠道,同时也相对减轻了线下经销店的一部分库存压力,可谓双赢。
写在最后
拒绝白瞟,感谢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