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渠道如何平衡,一直是让上汽奥迪项目僵持原地的重要症结,但现在伴随着这个“底层性分歧”消除,谋划四年之久的上汽奥迪项目也终于迎来了关键一步的跨越。
“南”奥迪再下一城!12月23日,德国奥迪、一汽集团与上汽集团就奥迪在中国的未来发展达成了三方共识:未来,上汽大众奥迪的产品将由一汽-大众奥迪投资人网络进行销售相关服务及售后服务,上汽奥迪也将构建创新商业模式,而中国一汽方面,也将与奥迪继续加速推动产品布局的完善,以及投资人网络的升级。
![]()
非常明显,这份声明所围绕的核心就是关于上汽大众奥迪项目销售渠道落地的解决方案。从目前的协议成果来看,对于相关利益方而言,“共赢”的意义虽然有限,但是这也是推动南北奥迪格局必将形成的最优方案。
站在一汽-大众奥迪的角度来看,虽然上汽奥迪的产品将依托一汽-大众奥迪现有销售渠道进行销售,但是在奥迪进入中国市场的这32年之间,600万辆市场用户的耕耘,一汽-大众奥迪已经建立了核心的投资人网络,在销售渠道上,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更何况,从三方协议成果来看,上汽奥迪是无法再“新建”一个独立的销售渠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上汽大众奥迪就要完全“寄生”于一汽-大众奥迪的销售渠道。
据上汽奥迪官方表示,未来,上汽大众奥迪将构建创新的商业模式。所以,“打通市场营销、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壁垒,打造更加便捷、可信赖且专属的实体电商生态体验。”
这意味着什么?转移线上销售服务和新零售,或将成为上汽奥迪覆盖市场的其他入口。
事实上,这也并不让人意外。从今年以来,向数字化转型,向线上和新零售转移几乎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共识。在这方面,一汽-大众奥迪也是动作频频。因此,这也并不妨碍上汽奥迪以此为突破口,占据市场主导。
可以看出,在不损害一汽-大众奥迪利益的前提之下,上汽奥迪项目的妥协程度也并没有造成内损。因此,也可以说,从现在的格局来看,南北奥迪并不在于对垒,而是在于“同行”。
正如一汽集团总经理邱现东对于此次三方协议的表态,“此次合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升级,标志着是双方在新合资时代的‘全领域合作’与‘全价值链共创’进入全新阶段。”
在价值共创之下,对于奥迪而言,双轴心的支撑,南北奥迪格局的形成,也无疑将再一步助力其扩大中国豪华车市场覆盖。
![]()
在此次的三方协议成果中,除了明确销售渠道,产品规划清晰的时间节点也透露出了奥迪深耕中国市场的野心。
根据公告,明年一汽-大众奥迪国产车型矩阵将扩充至12款,而上汽奥迪的是首款车型则计划将于2022年初实现交付。同时,在纯电动市场的布局方面,在2024年,一汽-大众奥迪将正式开始投产首款基于PPE平台打造的电动化车型。而上汽大众奥迪的纯电车型,则将基于MEB平台打造。
可以预见的是,在同渠道的双合资时代之下,南北奥迪的产品攻势将会拧成一股劲儿,在主流豪华车市场之中兑现。
当然,如同业界探讨的那样,渠道之争纷争结束,其实也意味着进一步博弈的开始,未来南北奥迪任何一方未来的发展势头好坏,对于双方都有利弊。
尽管奥迪中国总裁安世豪提出的,2020-2030年“黄金十年”的愿景中,一汽-大众奥迪与上汽奥迪都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所以,奥迪中国未来还将扮演好“端水先生”的工作!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