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做互联网浏览器出身的何小鹏与做汽车网站闯出名头的李斌打了一个赌:李斌的蔚来汽车如果在2018年交付一万辆的话,何小鹏输给李斌一台蔚来ES8,相反,李斌输给何小鹏一台小鹏G3。
早在11月27日,蔚来ES8第一万辆量产车在合肥江淮工厂下线,似乎这个赌约已经有了结果。
大佬们的谈笑风生,仅仅是事件本身就足以让吃瓜群众们津津乐道,往往忽略了最后的结果,也没人再去关注何小鹏是否真送给了李斌一台ES8,对于拥有四台特斯拉的人来说,不差这点钱。
视线回到消费者身上,那些为蔚来买单的车主们,是否得到了与价钱相匹配的汽车体验?
当笔者听到,不少蔚来车主拿到实车之后,第一时间是抠去尾部的“江淮”二字,不少人或许觉得好笑,正如当年国产奔驰、宝马车主会抠去北汽、华晨的字样一般,事物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但是造车新势力的背书能力,显然没有世界知名豪华品牌那么强,车主抠标,到底是想要一种纯正身份的逼格,还是一种无奈?
不仅仅是蔚来,对于所有造车新势力来说,汽车生产资质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以及后续的生产模式,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不再是新势力们自家的问题,同样也是车友们考察该车企是否靠谱的重要角度。
造车新势力发展史
早在2015年,国家发布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采取补贴政策,不少圈内人士就嗅到了汽车风口变动的苗头。
当不少传统车企们在干着骗补龌龊事情的时候,聚焦新能源的有志之士们连夜编写PPT,同时成立相关研发、设计、营销等部门,在最短时间内搞出概念车,随后东奔西走,拉拢资金。
2018年,造车新势力集体涌现出来,让大家伙儿吓了一跳,咋就出来这么多新车企呢?
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总是刺眼的。不仅仅是2015年,甚至是更早之前,就有相关车企成立。毫无疑问,这些新成立的车企,都是聚焦在新能源上,说得确切一点,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聚焦纯电动车型上。
车友们习惯称呼他们为造车新势力,是与传统车企们相别开来。不可忽略的是,当年些许车企骗补的消极事件让大众对纯电动汽车的印象颇为不好,同时该车型自身就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且没有地点保障,由此种种,造车新势力们的诞生,就蒙着一层阴影。
加之不少新势力们确实拿不出产品却大谈造车技术,被广大车友们戏称为“PPT造车”。
一个群体里总是良莠不齐,从现在的局面来看,还是有不少新势力们上市了新车,并不是一味的PPT。
其实在质疑的下一步,是这些造车新势力们如何来生产汽车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它们要怎么或许生产资质?
一、申请。
一如传统自主品牌,成立之初,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造车资质,如果相关技术以及设备达到标准即可拥有生产资质。不过,因为当下国内车市品牌太多,为了保证质量,目前国家已经关闭了相关申请通道,所以,对于新势力们而言,想要自主申请资质,是绝无可能了。
二、代工。
简言之就是借助现有生产能力的车企,委托他们帮忙生产相关车型。
三、收购资质。
既然申请不了,又不想代工,那只好收购了,尤其是在当下汽车市场风云变幻的节点,各个梯次已经显露得十分清晰,那些发展一般的车企,如果得不到一定程度上新鲜血液,长久下去,注定是死路一条,而其结果就是,交出相应的汽车生产和企业管理权,相当于打包卖出。
新势力主流合作方式
12月17日,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发出公告,将所有股权以6.5亿转让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而后者恰恰是车和家100%控股子公司。也就是说,车和家以6.5亿元拿下力帆汽车,获得其汽车生产资质。
这无疑是车市一个大新闻,要知道,车和家的创始人李想也算是汽车媒体界的老人了,与蔚来的李斌有着瑜亮情结,李斌的ES8都交付一万辆了,而李想的理想智造ONE还没个影儿。
二者的发展规划自然是不尽相同,在时间先后上没必要有太多苛责,从他们的身上,也可以看出国内造车新势力们在造车资质上的“小九九”。而当下,新势力们的主流做法是哪些呢?
蔚来:一如前面所说,蔚来与江淮合作,采取代工模式,因而也有了抠标一说。
车和家:收购重庆力帆汽车生产资质。
小鹏:与海马汽车合作,选择代工模式,旗下首款量产车型小鹏G3已于近期上市。
威马:收购黄海汽车生产资质,旗下首款车型威马EX5已经上市。
拜腾:收购一汽华利生产资质,目前暂无车型上市。
。。。
从上述众多新势力代表来看,除了申请这一条路走不通之外,剩下的代工和收购资质,其实新势力们都有涉及,没有说偏爱哪一种方式。
关于新势力生产资质的几点思考
获得生产资质就意味着可以把造车这件事儿落地,其实也是解决了很重要的难题,不过,万事开头难,后面更难,就造车新势力目前的造车资质状况,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代工厂家难以让消费者完全放心
江淮,海马以及更多我们暂时未知的代工车企,在自主品牌阵营里,他们其实算不上主流,特别是当下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里,江淮、海马之流其实早已掉队。
造车新势力本身就是“新兵蛋子”,前期完成了很多研发工作,现在要实打实把这些技术落地,对工厂的生产能力其实有着相当程度上的要求,拿蔚来来说,目前上市的两款车型,ES8(44万起)和ES6(35万起),价格都不便宜,定位于豪华车,但是江淮本身就是低端品牌,怎么造豪华车?
虽然,蔚来必然是有相当一部分工程师参与到汽车制造过程中,但是汽车整体拼接工艺的精良程度还是取决于工厂的技术沉淀与储备,那些所谓的江淮精英工人们,习惯了生产几万元的车子,当得知自己造出了和奔驰GLC等价的车子,做梦都会笑醒吧!
二、花大价钱收购资质值得吗
不管是代工还是收购资质,其最终的结果,无非是能够让自己的概念车顺利落地。
差别是在于,因为国家规定,汽车尾部必须贴上相关生产资质方的标识,导致蔚来尾部有了江淮,小鹏尾部有了海马。而收购资质以后,就没有这种烦恼了。
抠标则意味着消费者对新势力代工伙伴的不信任,多多少少无奈的意味更大一些,这其实也值得新势力们反思。
不可否认,在代工模式里,新势力们其实也有着相当大的造车自主权,比如改造旧有工厂,更加豪气的,直接造一家新工厂,随着良性发展的不断深入,新工厂完全是自家的工程师和工人也说不定,也就是说,实质上,从技术研发到实质制造,完全由新势力掌握,只不过,碍于造车资质,尾部依然逃不过要贴上合作伙伴的标识,同时,每辆车的利润,自然也是会进行分红。
如此一来,购买资质是否值得,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推敲一番。购买资质无非是获得生产的一纸文凭,说白了尾部不用再贴别家企业的标识,而生产环节一样也少不了,不管是改造旧有工厂还是新建工厂,在技术与整车制造层面,依然是重新来过。
所以说,花大几个亿去抠标,值得吗?
三、造车新势力的真正升级
免费获取生产资质(申请)已然是不可能,那么只好代工或者购买资质。不管是哪一种,对于有雄心壮志的造车新势力们,最后必然是大权总揽,自己的车自己造,只是过程会曲折。
同时,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新兵蛋子”们的雄心壮志从来都不缺,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实力才是关键,虽然那些代工们不入流,最起码人家能够造出车,而对于新势力们,假如给你一座工厂,能否如期运行其实也是值得怀疑。
成大事者皆会忍耐,对于新势力来说,或许寄人篱下也是被迫为之,把仅有的钱花在刀刃上,等到市场的春天真正来临,才是最为关键的吧。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