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承接:李想的焦虑时刻(上)
链接:http://carvoice.com.cn/Articles/vvZ7y_-vlGFxPjn5d_mxcQ.html
在资本的天平上,李想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但其结果却不一定是最好的。
言行不一,频繁被打脸
李想似乎总是在被打脸或者在被打脸的路上。
据了解,理想的前身是车和家,而李想最初的想法是打造一款小巧的纯电动低速汽车,定价5万以内,满足城市1-2人短途出行需求,代号为SEV。并且曾多次公开表示“开燃油车等于随地大小便,而开电动车等于去公厕。”但当时低速电动车未有相关法规出台,还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无法拿到一个合法的身份。为此李想曾预测低速电动车的政策将会在2018年颁布,不过事与愿违,直到2018年政策一直没有颁布,而随着车和家与滴滴合作的开展,孵化了两年的SEV项目被宣告终止。
随后李想创建理想汽车,并推出了七座豪华中大型SUV理想ONE。但是比较尴尬的是,理想ONE作为增程式动力,其动力来源依然是燃油。这与他此前多次公开表示的事实完全相悖。不仅令业内人士质疑,理想汽车属于哪一类?
面对大众的质疑,李想解释称,增程式只是一个过渡方案而已,最终还要走纯电动的路子。理想汽车官方更是表示理想ONE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不再强调理想ONE是增程式电动车的概念。此前李想不惜曝出粗口力挺增程式动力,然而如今又有意淡化增程式的概念,这显然和此前的说法有些相悖。
这并非是李想或者理想汽车第一次被打脸。今年4月理想汽车还表示,在未来的三年内,理想汽车不会推出新的产品,甚至不会有理想ONE的改款车型。然而今年7月理想汽车的海外上市招标书上显示,按照计划,理想将于 2022 年推出一款全尺寸的增程式大型SUV,也会保持增程式动力总成。时间仅过去三个月,李想又再一次食言了。
预判失误,慢人一步
相比于蔚来李斌切中了政策,率先建立换电站,李想似乎总是摸不准政策的走向,而这也成了他近年来波折的主要原因。
在今年4月国家出台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表示,针对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门槛提升至300公里,另外还对新能源车售价进行了限制,仅对补贴前售价在30万元以内的新能源乘用车进行补贴。理想ONE难以享受政策上的优惠。究其原因是理想ONE的纯电续航里程不足200公里,以及售价为32.8万。不能享受补贴优惠,直接影响的就是理想的财报业绩,而且对于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的理想来说,补贴也是其回血的一大保障。
另外,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动力电池已经成功解决了安全、续航等制约纯电车发展的关键问题,此时李想再着重提及增程式动力,在外界看来很难站的住脚。然而李想仍多次公开表示,电池成本以及技术是制约电动车发展的一大因素,并且认为增程式在现阶段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过渡期已经结束。国务院办公厅在11月3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如果按照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为2576.9万辆来看的话,新能源车需要销售515.38万辆。根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为1711万辆,其中以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只有73.4万辆,占比仅4.28%来看,按照现有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新能源市场势必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特斯拉、蔚来的换电体系日渐成熟,以及因此而带来的销量增长,也让李想不得不感叹特斯拉以及蔚来的高明之处:“感觉大部分同行都会严重低估了特斯拉自建超级充电站,蔚来自建换电站和充电体系对于销量的促进。”业内对其解读为李想一方面表达了对特斯拉及蔚来汽车的认可和羡慕,另一方面也透露了理想汽车接下来将要研发纯电车的信号。
而理想在筹措的资金中,将有一半的资金用于纯电车的研发也印证了这样的说法。不过相比于蔚来、小鹏在纯电动车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理想汽车明显已经慢人一步。业界普遍认为,理想转型的时间越晚,和特斯拉等车企的技术差距就会越大。如果以后理想选择发展纯电动车,届时势必要大规模建设充电网络。巨大的资金投入以及时间成本,这无疑使得其落后于特斯拉和蔚来等竞争对手。如今蔚来、特斯拉等已达到60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里程,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充电和续航等问题终将得到解决。如果新能源汽车技术继续发展完善,作为增程式动力的理想汽车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