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绝大多数人对于汽车的幻想,都源自赛车;或游戏、或电影、或电视剧、动漫里的赛车场景。说起来,兵哥对汽车的最早认知便是赛车游戏,是那种有别于玩具车,能够真实感知汽车驾驶体验的认知。
![]()
赛车运动其实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自然结果,是对汽车领域新科技、新技术的可行性、实用性、耐用性的推敲。哪怕是F1、WTCC、勒芒24小时耐力赛、WRC等国际顶级赛事,同样可以理解为是各车企在造车技术上的测试与较量;只是在这些较量中,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环,专业的车手。车手的专业体现在可以更全面地测试赛车搭载新技术、新科技的实用性与耐用性,且在比赛过程中专业车手还需兼顾反馈、改进产品的重任。
![]()
汽车媒体虽然无需像专业车手那般测试汽车最前沿、最新的技术、科技,但要想将一辆量产车尽可能客观、通俗易懂地呈现给读者,专业、敬业以及对汽车的热爱是必不可少的。这不,12月1日-2日,华南媒体天团速跑车队就远赴湖南株洲,参加了在株洲国际卡丁车场举办的中国首届赛卡联盟24小时卡丁车耐力赛;一场被誉为“平民F1”的24小时耐力赛。
![]()
作为中国首届赛卡联盟24小时卡丁车耐力赛的承载体,株洲国际卡丁车场的这条赛道是值得重点说道的部分;这条赛道是由国内顶级国际赛道设计师——姚启明博士亲自操刀设计,整条赛道从规划初期就完全执行国际汽联标准(FIA-CIK),赛道全长1.048km,宽8-11m,拥有14个速度和半径各异的弯角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卡丁车在过弯和加速时的各项性能,赛道设计最高时速可达118.98km/h,可举办相应级别的国际级卡丁车赛事与所有国内卡丁车赛事。
![]()
来自国内外的13支车队,近70名车手参与了在株洲国际卡丁车场举办的24小时卡丁车耐力赛;比赛的形式为一支车队可以由4-6名车手组成,车手们轮流登场,不间断驰骋24小时,最终完成圈数最多的车队获胜。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一场卡丁车赛要跑上一天一夜,其实相比常见的卡丁车赛,这场24小时卡丁车耐力赛对于整个车队都是极大的考验;如果你体验过卡丁车,想必就能体会驾驶卡丁车跑上20圈后的身体状态,华南媒体天团速跑车队的车手们,在24小时里足足跑了1113圈;而技师则要做好应急措施,随时待命,以保证赛车能够在赛道不间断地驰骋。
![]()
24小时,足以为这场比赛带来各种各样的变数,例如光线、精力、气温的变化是必然的,然而此次的比赛还带来了翻脸式的天气,晴雨二重奏的环境,对驾驶360°全景敞篷卡丁车的车手的精神、体能都带来了极大的考验。过程到底有多艰难?兵哥难以用文字描绘出来,现场的观众也无法切身体会,只有真正参与到比赛的车队成员,才能体会到这漫长又艰辛的24小时里,全队一心风雨兼程的快感。
![]()
开赛前,华南媒体天团速跑车队风貌
![]()
开赛后,华南媒体天团速跑车队风貌
团队!技术!毅力!信仰!专业!华南媒体天团速跑车队在历经24个小时鏖战后,最终以1113圈的成绩,成功登上颁奖台,一举拿下中国首届赛卡联盟24小时卡丁车耐力赛的季军。冠军是跑出1128圈的引动车队,亚军是广东国际赛车场SDT车队,他们的成绩是1124圈。在计时器即将到达24小时时,在赛车冲向黑白方格旗的一刹那,许多车手与后勤团队不由地喜极而泣,24小时的坚持不懈,终于在这一刻见证并创造了卡丁车的历史。
![]()
如果这时还有人问,为什么华南媒体天团的这群家伙要去跑24小时的卡丁车,受这常人难以理解的“虐”。我们的回答可能有许多,但总归是表达我们对汽车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要用更专业、更有技术含量、更客观的方式,为消费者剖析、解读、评测汽车,这些个的前提是我们要更加专业、更有技术、更客观。
![]()
所以,中国首届赛卡联盟24小时卡丁车耐力赛的季军才只是开始;接下来,华南媒体天团将携手CECC新能源汽车赛与M2K街道竞速赛,后两者将提供国内顶尖的汽车技术、赛事组织团队,与华南媒体天团一起致力打造国内专业、权威、全面、客观的汽车评测体系;为广大汽车消费者、爱好者提供便捷、全面、专业了解一款汽车的全新方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