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北汽新能源(北汽蓝谷 600733)第30万辆纯电动汽车在北汽新能源常州高端基地下线,彰显出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导企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同时也充分印证了国家大力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结出了坚实成果,为今年略显疲态的中国车市带来一股新风。
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30万辆”还代表了一种速度。早在市场化初期的2014年,北汽新能源整个上半年只卖出去1辆车;2018年3月26日第20万辆纯电动汽车下线,从1到20万用了4年时间;如今,从20万辆到30万辆只用了8个月。
![]()
短短8个月再迎10万+
2018年3月26日,北汽新能源第20万辆纯电动车下线。而这一次,北汽新能源从20万辆到30万辆只用了8个月,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
2017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整体车市的渗透率已达到2.69%,今年1-10月进一步达到3.76%。这一数据提升的背后,显示出汽车产业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加速转型。
因此,30万辆可能是北汽新能源的一小步,却体现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大步。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出色的销量业绩进一步巩固了国内领先的市场和行业地位,充分体现其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的核心价值。
![]()
30万辆 领跑新能源汽车行业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美国和欧洲等五大核心市场的电动汽车上牌量达到170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率达48.2%,而去年的同比增长率仅为36.1%。
在中国,自今年7月以来,整体车市呈现出明显的低迷局势,但新能源汽车依然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车市唯一亮点”,前十月累计销量同比增幅超过75%。
短短8个月的时间,产量突破10万辆,这几乎相当于北汽新能源2017年的全年销量。业内人士认为,在能源环境问题和智能网联科技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生态进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认可并接纳新能源汽车,市场发育度越来越高。 北汽新能源能够产生这样的规模和速度,“选对了赛道”是一个关键原因。
![]()
自主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助推快速发展
截止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累计申请专利3484项,制定企业标准1033项,主导或参与国家、地方标准66项。
今年10月18日,北汽新能源推出了企业技术品牌——“达尔文系统”,一口气展示了11项解决痛点、提升体验、脑洞大开的智能电动“黑科技”,涵盖整车技术、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以及平台开放与数据安全等多个领域,诠释了“解放人”“愉悦人”“自成长”三大特点,全面进入整车人工智能时代。
![]()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自2009年成立以来,北汽新能源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累计研发投入达39.4亿元,在营业收入中总体占比超过1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市场是检验产品的试金石,品质是用户满意的定海针。2018年,北汽新能源推出了升级版国民纯电动车EC3、国民纯电动SUV EX360和首款基于达尔文系统打造的新一代纯电动轿车EU5,满足消费者在个性化、品质体验、科技智能配置等方面的更多需求,并连续第四年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第一。今年1-10月,EU5取得了12729辆的出色成绩,成为北汽新能源新的销量增长极。
此外,北汽新能源的商业模式创新也是其冲击30万辆的重要筹码。继“轻享出行”、“擎天柱计划”之后,北汽新能源今年正式推出了对私车电价值分离、北汽租售通等新型商业模式,为广大用户带来了更强的便利性和经济利好。
2018年,北汽新能源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整合全球智力资源,牵头建设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集中优势资源,开展深层合作,联合共建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还与戴姆勒、麦格纳、宁德时代、滴滴、苏宁、华为等知名企业不断深化合作,以最高程度的开放合作、最深层次的跨界融合,构建中国汽车产业的最强共同体。
据了解,为保证高品质发展阶段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北汽新能源正在努力打造全新中高端、智能化电动汽车品牌ARCFOX,力争满足中高端消费群体的现实需求,实现民族品牌的纵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