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薄馅大有三脆,雅阁天籁凯美瑞”,这是不少人调侃日系车皮薄易损的常用语,不止普通的消费者大多认为日系车日钣金薄不安全,连不少汽车媒体同行也持有此类的观点。
今天,以上君就带各位车友了解一下,到底是日系车皮薄质量差呢?还是雅阁天籁凯美瑞无端躺枪呢?
Yi/shang Auto
“躺枪”的雅阁天籁凯美瑞
“皮薄馅大有三脆,雅阁天籁凯美瑞”相信这个段子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人没有选购日系车的原因,就是因为日系车的外壳很软,刚性材质少,还省去了防撞钢梁,导致很多人说德系车美系车铁皮硬,日系车铁皮薄。
雅阁天籁凯美瑞,作为日系三雄代表作,其实品质还是不错的,但却刚好躺枪。
很多朋友都曾有过顾忌,买回来的日系车,会不会一撞就碎?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关于安全性,建议大家多去了解汽车碰撞安全实验,碰撞吸能导致发动机仓发生形变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要被网上的键盘车神或者是一些不知道情况的车祸而吓坏,一定要自己去多了解一些汽车相关的知识。
即便到了如今,网上流传着各种日系车与德系车、美系车甚至是单车相撞的画面,日系车总是损伤最为惨重的一方。
这就形成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日系车不耐撞,致使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一些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喜欢敲钣金、开关车门等等,目的就是看这辆车够不够“硬”。
面对如此儿戏的检验方式,大部分日系车都是躺着中枪的,毕竟在荷枪实弹的碰撞测试里,大部分日系车的碰撞成绩甚至要比欧美车更加优秀。
Yi/shang Auto
铁皮薄就是不安全?
所谓的车皮,其实就是业内说的车身蒙皮。车身蒙皮顾名思义,就是蒙在车体外部的那层“衣服”。车身蒙皮的厚度,甚至是材料,对碰撞安全都没法产生什么影响,在两台车对撞的时候,那种冲击力,就算是再厚实的蒙皮也没用。
因此,对车与车碰撞这方面,各大厂家靠的还是各种精良的车身设计。
那么日系车的车身蒙皮是不是确实比较薄呢?是的,确实如此。同级别车,日系车的蒙皮厚度一般都会比欧系车要薄,甚至你可以轻易用手按出一个洞。那为啥日系车就非得用这么薄的蒙皮呢?难道就为了省那点成本?
日系车在成本控制上确实很有一套,在车身蒙皮这种对安全性关系不大的东西,减少金属材料厚度的确有出于成本的考量,这点无可厚非,毕竟企业都是要赚钱的,日系车的盈利能力有时候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上。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现代汽车的安全理念早已脱离“钢板越厚越安全”的年代。装配各种铝合金轻量化部件、全铝车身等等都是当今主流造车技术,而在面对撞击事故时,吸能才能减少传递到车舱里的冲击,最大程度上保护车内乘员。
当车辆受到猛烈撞击,最外层的表皮能够迅速把能力吸收并分散出去,加上钢架有良好的碰撞稳定性,即便车身被撞得稀巴烂,完好的车架还是能够保护车内乘客不受伤害,这就是日系车在碰撞测试取得高分的原因。
不过,虽说“皮薄”不会影响碰撞成绩,但在低车速碰撞时,别人的车可能只需喷漆修复,而“皮薄”的车可能就要拉去修理厂钣金了...
Yi/shang Auto
省去后防撞钢梁安全吗?
很多人都知道,没有配后防撞钢梁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节省成本。
如今不仅是日系车,还有很多入门级的德系车、韩系车亦有此举。
当得知自己买到的车没有配后防撞钢梁,很多人都是一脸懵逼:“省去后防撞钢梁安全吗?”
由于有车身纵梁,地板横梁以及副车架的保护,在50km/h的碰撞速度中,现在的车身结构在没有后防撞梁的前提下,都能满足后碰的要求。
那后防撞梁就完全没用么?也不是。跟车皮厚薄一样,后防撞梁能在低速碰撞时,有效地保护后纵梁、后围板、后地板钣金的损伤,加之螺栓机械连接的防撞梁,可以减少维修成本。所以,后防撞梁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安全件”,一旦发生高速的碰撞,什么样的防撞梁都是杯水车薪了。
以上君
YS.Auto
由此可见,日系车“皮薄不安全”的说法并不成立,相反,凭借着车身钢板厚度、用料和车体架构的优势,日系车在综合性能上甚至要比欧美车更为完善。这点不仅体现在日系车“开不坏”的口碑上,还有在各种专业碰撞机构的碰撞验证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