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人手一副墨镜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他们逛街戴、上班戴、吃饭戴,似乎只要戴上墨镜,眼小、眼袋大、黑眼圈重等等各种后天的缺陷都能被一副小小的墨镜所遮掩,所以,耍酷扮潮成为了墨镜的主要用途之一。
不过,对于不少司机来说,除了耍酷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止刺眼的阳光和大灯的干扰,让行车更加安全。
但大家可得注意了,这个小小的墨镜虽然能装酷,但在某些时候,反而会成为发生事故的罪魁祸首。因此,今天大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开车戴墨镜的四大误区,看看大伙有没有中招的。
误区一:颜色越深越好
相信很多人和大咖一样都会误以为墨镜的颜色越深,就越能过滤更多的阳光。因此很多人挑墨镜的时候就喜欢选黑色的,而且还是要越黑越好,戴上去还颇有种大哥的范。
但其实无论是普通眼镜也好、墨镜也罢,它们设计的初衷都是要考虑眼镜的透光性,墨镜则要考虑更多的光学结构。纯黑的墨镜如果没有合理的光学结构,戴上去跟个盲人差不多。如果只是去体验下阳光浴,那什么大碍,如果要开车的话,那就会成为安全隐患。
更重要的是,越深色的墨镜,会延迟司机对前方事物的视线传达,从而降低反应速度,据研究表明,在80km/h的时速下,司机的反应会降低0.1s。可别小看这个0.1s,在时速80km/h的情况下,这已经能拉出半个车位的距离了。
深色墨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很可能会把交通信号灯“过滤成”一个颜色,这样一来,这三种颜色很可能就会出现司机傻傻分不清的尴尬情况。所以,选墨镜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追求深色,只要能过滤强光,那就可以了。
误区二:偏光眼镜就是万能的
所谓的偏光太阳眼镜就是防眩光眼镜。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外部各种方向不同光源进行梳理,最后以直射的正常光线进入眼中,这样一来既不会受到杂光的影响,也能够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
但别以为偏光太阳眼镜就等于万能的,如果戴着偏光镜进入一些光线比较昏暗的场景时,很容易出现眼前一黑,这会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这并非没有先例,刘女士因开车时戴着墨镜进入隧道,随后就因视线不清导致事故,当事人刘女士还称:一进隧道就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当时根本不晓得怎么回事,还以为是隧道灯光太暗了!所以,任何昏暗的情况下,都是不能戴墨镜的,更不要像下面这位大哥一样,大晚上的还架着一副墨镜。
误区三:轻微近视也能戴太阳眼镜
上文也提到了,戴墨镜多多少少会影响司机的反应速度,而轻度近视(100度以下)的司机长时间戴墨镜所受的影响则更大,眼睛更容易疲劳,视力也会开始下降,最后的结果就是,跟晚上行车视线那样不清晰。
误区四:下雨天戴墨镜视线更清晰
早些时间,网上盛行着这么一种说法:下雨天戴墨镜开始,会觉得雨滴下落速度变慢,从而带来更加清晰的视野。
这种说法并不全面,由于光线照射透明雨滴后,会产生凌乱的射线,而上面说到的偏光眼镜刚好能吸收这些杂乱的光线,理论上说是能够做到让视线清晰的。但下雨天通常的比较昏暗,再加上偏光镜,虽然下雨的影响相对减弱,但昏暗的行车环境,也同样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无论是偏光镜还是普通的太阳眼镜,在下雨天都不能起到清晰视线的作用。网上那些所谓的一戴上墨镜大雨变成毛毛雨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了。因此,下雨天,大家还是老老实实打开雨刮,保持慢速行驶,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大咖点评:
总而言之,大家开车戴墨镜大多数都是为了能够看得更加清楚,只要能够挡得住阳光,防得住“远光狗”,那么无论是什么类型、什么价位的都是一副好眼镜。
咖嫂在这等你哟!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