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CEO危机的背后,是VW变弱的先兆?]()
从江淮与大众正式宣布合作开始时,相信很多人心中就充满了疑问。
其中比较老生常谈的,是大众为什么会选择江淮,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在江淮和大众宣布合作以来,并没有太多的大动作,包括合作推出的思皓品牌,旗下产品不多,也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力。
但是从今年开始,江淮与大众的合作有了新进展:在5月份,大众汽车宣布投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大众汽车在江淮汽车合资公司占股比例增至75%。这一举动,似乎打消了一些疑虑。
![大众CEO危机的背后,是VW变弱的先兆?]()
随后在12月8日,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同时研发中心正式落地,制造工厂也正式动工,双方的合作正式定型。
那么,其中谁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呢?
江淮增强技术背书
对于江淮而言,好处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早在2017年,江淮与大众完成战略合作签约后,江淮汽车和大众就进入共线生产时代,从2018年2月开始,江淮乘用车开始全面应用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自此在乘用车领域,江淮有了大众汽车的技术背书。
![大众CEO危机的背后,是VW变弱的先兆?]()
其次,江淮汽车本来就是一家悠久历史的自主品牌,最初在商用车领域取得成功,后来在乘用车市场,经历了MPV1.0时代和SUV2.0时代的黄金期,江淮确实有着一些硬实力,而大众选择与江淮合作,一定程度上也拔高了江淮汽车本身的江湖地位,使之收到了更多的关注度。
这两点所带来的好处,完全体现在了销量上:根据江淮发布的产销数据,11月汽车销量为41140辆,同比增长23.67%;前11月累计销量为41.67万辆,同比增长7.74%;同时从嘉悦A5开始,也可以看出江淮乘用车在产品设计以及整体实力的提升。
大众电动化战略加快推进
对于大众而言,虽然此前有报道称,大众与江淮成立合资公司,很有可能是因为双积分政策,因为大众汽车与江淮汽车组建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在合资协议中特别强调大众汽车对合资公司富余积分享有优先购买权。
但相信的是,大众汽车想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后来,大众汽车在江淮汽车合资公司占股比例增至75%,同时还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在投资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接管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企业管理权,此合资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将纳入大众汽车集团财报。
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大众的真正野心。
![大众CEO危机的背后,是VW变弱的先兆?]()
除了宝马增资华晨宝马之外,大众成为第二家增资股比的车企,此前大众一直想就增资股比和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谈判,但结果不理想,一汽和上汽各自都有比较深厚的基础实力,想要增资有很大难度,所以大众刻意加强与江淮的合作,也是转型电动化,拥有更大话语权的需求。
而根据官方称:大众汽车(安徽)未来车型将基于集团纯电动MEB平台打造,首款车型计划将于2023年开始投产;并且大众汽车(安徽)正在积极扩大本土研发人才储备,预计到2025年,研发团队员工数量将达到约500名。
对此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全新研发中心将帮助我们强化本土研发能力,提升生产效率,快速扩大并优化新能源产品矩阵,以满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客户需求。"
![大众CEO危机的背后,是VW变弱的先兆?]()
也就是说,大众如愿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不再受制于一汽和上汽,同时凭借本土人才的培养,保证未来推出的车型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更好拿下中国电动车市场这块大蛋糕。
除了江淮和大众,安徽也是其中受益者之一。
在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的活动现场,几乎所有的安徽省政府领导都列席参加,说明这背后的原因不简单。
其实安徽一直都想重点发展汽车产业,带动省内经济发展,此前,安徽合肥积极吸引蔚来加入,也表明这一观点。
![大众CEO危机的背后,是VW变弱的先兆?]()
而大众与江淮合作的持续深入,也符合安徽想要做汽车强省的愿景。
写在最后
所以总结来看,江淮求发展,大众要市场、要发展电动化,安徽要发展汽车产业,三者各有所求各取所需,三者都是此次江淮与大众合作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