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佛兰创界一副虎视眈眈的样子想要冲入入门紧凑型SUV市场之中,大量制造商都在尝试这种定位稍高于小型车的新分类,可是真正能够卖成畅销车的铭牌仍是我们所熟知的逍客、探歌这些名字。
没错,创界又成为一个失败新作的代表,至于说为什么它会失败,其实单单看它的配置列表就已经能够可以理明白了。
![]()
首先,雪佛兰创界的外观设计。本身在英文定名上就与Blazer开拓者相似的Trailblazer创界,在主要设计语言上也与大哥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创界的主进气格栅却受限于车头面积,在表达上并没有开拓者那么极致,反而会因为分体式大灯、主格栅、前空气动力学套件等等而显得不伦不类。
![]()
而且雪佛兰为了在入门级SUV市场提供更强烈的个性辨识度,创界还选择了更强硬的表达方式,包括A柱在内的许多结构分区,都使用了见棱见角的线条处置。这会让我们想到日产最先打入小型SUV市场的日产劲客,后者在中国市场混得有多惨,各位可以去查查它的价格,并看看它在当前小型SUV市场的销售排序就能清楚了。
![]()
换句话说,在售价更便宜、入市时间更合适的日产劲客,都没能用这种硬朗的双色车身打开局面的情况下,雪佛兰创界想成功有多难可想而知。
![]()
![]()
其次,雪佛兰创界的尺寸空间。4411/1808/1633mm的三围尺寸,看上去在入门级SUV还是不错的,它在大众探歌面前拥有+93mm/51mm的长高优势,这恰恰是影响车辆头部与腿部空间的最大因素,这也的确为创界换来了1指的前排头部空间优势。然而,仅有2640mm的轴距却限制了创界的后排腿部空间,179cm的体验者只能在这里找到1拳3指的余量,而且车顶明显的下切设计,也把它的后排头部空间压缩在了2指左右。具体一点来说,它的后排乘坐空间仅仅能与本田缤智这种小型SUV比较,与探歌等车型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
车身长度方面的优势,也没能转化为后备厢储物优势。为了让后备厢显得更规整,这里的宽度设计均为1米,额外的储物优化余地非常有限,375L的基础储物容积在同价位级别之中也是最差之一,探歌这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多出的35L却足以在自驾出游时多放下一箱饮用水。
![]()
最后,雪佛兰创界的动力总成。通用汽车砸下重金押宝三缸发动机,事实证明,这种铤而走险的选择在这一阶段是完全失败的。从新入市的SUV别克昂科拉、昂科拉GX,到畅销轿车别克英朗,这些当过网红的铭牌都因为三缸而受挫。
![]()
现在的创界因为定位问题,也被迫接受了一台L3Z型号1.3T涡轮增压三缸发动机,163Ps/240N·m的数据不仅在纸面上不太够看,它在与CVT无级变速箱匹配的过程中,也很难迎来多激进的爆发。而获得智能四驱系统与9AT的支持的四驱型号,在破百挑战时甚至需要10秒以上,这足以说明创界在性能方面被拖了多少后腿。
![]()
评在最后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Trailblazer创界在海外市场之中是作为雪佛兰Trax创酷替代品出现的,可随着国内如柯珞克、C-HR、探歌在内的"逍客级"SUV越来越多,创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系列进行销售,创酷则在中国市场继续换代。
可就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上汽通用雪佛兰的这种双管齐下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除了创酷在刚上市的前四个月总共卖掉了1万多台外,这两款入门级车型从未达成过2千台月销量,甚至于在今年只有1个月销售量达到过四位数。在首战失利的情况下,雪佛兰创界的几个硬伤,并没有给它所谓"厚积薄发"的机会,起售门槛已经跌至9万级都难以为继,看来创界想要在未来市场当中一雪前耻,或许只有从硬件方面下功夫这一条路了。对此,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