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看到的西宁并不是这样的,那也不用失望,因为西宁还有另外一面。
西宁,是一座有着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古时候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等。西宁是唐蕃古道的咽喉、丝绸南路的要道、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
自西宁而西是青藏高原腹地,自西宁而东是黄土高原和黄河,自西宁而北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河西走廊,西宁东南过黄河是陇中高原,再往东南就是岷山和四川盆地。因此,西宁是青藏高原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的汇集之地,这个多民族的城市,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和兰州相比,西宁的民族特色愈加显著,街上身着民族服饰的人多了起来,披巾头纱、小帽胡须已是身旁一种常态化的存在了,不提供酒精类饮品且外品莫入的小饭店也多了起来。
西宁是古代羌人的土地。记得以前学历史或是背古诗,感觉羌人是在好遥远的地方。而今天,我们驾着DX7星跃行驶在这片土地上,仿佛可以听见王之涣吟唱“羌笛何须怨杨柳”,还有那范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满地”。同一片土地,不同的时间,让我向历史过往挥挥手吧。
西宁虽然不大,但也有丰富驳杂的历史,汉、藏、蒙、回、土等多个民族都曾以这里为舞台。从东大街走到西大街,大约两公里的脚程,看到了属于各个不同族群的不同宗教场所,而它们各自的历史。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在这里并存,其中的塔尔寺是中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而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
很多旅行攻略都把东关清真大寺作为西宁的必去景点,这里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穆斯林进行礼拜。这座清真寺大门朝东,人进去脸正好向西,正是圣城麦加的方向。
塔尔寺则是另外一种感受,红墙,平房顶,白色的镶边,浓郁的藏族风格。而山坡上的吉祥行宫,又是一片黄,像给天镶了个黄边。下面的大殿里金碧辉煌,这是镏金的殿顶了。特别惹人眼的是,在一片朱红之中,还有青砖温润的颜色,这是乾隆时赐建的瓦屋了。历经风雨,颜色发暗,却仍如青玉,在这高原红中醒目异常。
虽然,我一直无法理解藏传佛教,但是踏进塔尔寺,看到虔诚供佛的信徒,还是为之一振。再回首,看到的就不再只是一片寺庙了:这里的一切都是藏族同胞的智慧,信仰,文化,精神和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
西宁是我们最后一段行程的起点,驶向第三极从西宁开始迎接我们的是高原、是稀薄的氧气、是寒冷、是东南DX7星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