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华为官方一直有强调“华为不造车”,但是关于华为造车传闻却一直没有断过。这或许也非常困扰着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许是为了“以正视听”,11月25日华为正式发文,“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11月25日,华为在心声社区发布《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决议》表示,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决议》明确:华为不造车,但我们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两年来,尽管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我们要清楚,打造ICT基础设施才是华为公司肩负的历史使命,越是在艰苦时期,越不能动摇。因此公司再一次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里部件提供商。为了增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与智能终端业务的技术、资源的互动,经公司总裁批准,就智能气车部件业务的管理做出如下决定:
1、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IAS0)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同时任命汪涛为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
2、重组消费者BGIRB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将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投资决策及组合管理由ICT IRB调整到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B。任命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
3、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8和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要坚持华为不造车的战略,且无权改变此战略。
11月14日,华为、长安汽车、宁德时代三方宣布将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由此,也使得外界认为华为将要通过长安汽车涉足造车。之后两天业内又传出,华为消费者BG正在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行整合,总负责人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这也进一步反应了华为对于汽车业务的重视。特别是在荣耀手机品牌出售,华为手机业务发展受限的背景之下,外界认为,造车或将成为华为新的突破口。
今年的10月30日的华为Mate40系列国内发布会上,华为还正式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介绍,华为HI带来了全栈汽车解决方案,包含1个计算和通信架构,5大通信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服务、智能电动),以及30多个智能化部件(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部件)。今年9月由华为100%控股的“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 2.5 亿人民币。
11月25日早间,一则关于华为的传闻再度刷屏,传闻称,“华为汽车已经造出来了,明年底上市,12月份或明年一季度发布。汽车是与长安汽车合作。余承东在负责汽车业务。”当日,长安汽车股价强势涨停。传闻中还提到,智能座仓如中科创达、德赛西威可能受损,当日,中科创达、德赛西威双双暴跌,其中,中科创达跌幅达8%,德赛西威跌停。对于传闻,有记者联系华为相关人士进行求证,对方表示,不清楚信息的来源。
华为造不造车,对行业来说影响力显然是巨大的。华为此次发布“决议”,造车的争论或许可以停歇一段时间了。虽然华为造车的故事可以暂时翻篇,但未来如何,谁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