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没想到,国内异常稀少的W212 E级旅行也让我遇上了。
不过就在我这句话脱口而出没多久之后,我就被同事——资深旅行车主大脸猫,强势科普了一波:E级旅行车正确的底盘代号应该是S212。
这代E级旅行在国内并没有官方的渠道引进,所以国内几乎见不到它,这台E250旅行之所以能出现在我们面前,也得益它前期特殊的服役经历——由使领馆带进来。
除了车本身的特殊性,这台自营车的买家X先生也蛮特殊,他的故事听起来充满了缘分的味道。
和很多小伙子一样,X先生年轻时候也对汽车非常热爱,对汽车知识的渴望让他那会儿就开始在网络上四处搜寻各种汽车资讯,泡得最多的是当时很火热的无敌汽车网。各种改装案例和好车看得人是眼花缭乱,在这之中一篇E级旅行的文章让X先生极其难忘,旅行车的身姿和其它车浑然不同,一见钟情。
若干年后,曾经的少年现在事业有成。虽然平常很忙,但对汽车的关注依然没断,平时还是会经常在社交平台浏览些汽车资讯。
某天打开微博刷新后,时间线上出现了和当年看到的那台E级旅行相似的身影,一时间X先生又惊又喜:“国内居然也有S212的E级!”
那感觉仿佛多年未见的初恋情人再次在人群中擦肩相遇一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机不可失,X先生按图索骥从二手车之家上火速联系上了我们,得知是我们的自营车之后,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了过来,看看这位现实中的“初恋情人”,准备和它再续前缘。——缘分之妙,令人感慨。
回到这台E250上,因为是原汁原味的海外车款,所以尾标依然是E250,整体动力水平和国内E260差不多。有一说是因为国人对250的数字比较敏感,所以国内市场上看到的奔驰都是260的尾标。
不过比起在意尾标,显然这个这个大屁股来得更为吸引人,而且B柱之后部分也不仅仅是空间上和三厢E级不同,里面颇有文章,我们后面再讲。
这台E250旅行前车主也是好不容易才淘到手的,入手之后进行了不少整备和升级,还给贴了透明车衣,看得出来是相当喜欢。
作为facelift之后的型号,除了外观上进行了升级,内饰也较前期型号的进行了改动,更加耐看,整体还是我们熟悉的三厢E级那种风味。
不过前排的细节上还是能发现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这个前后手动调节,靠背坐垫却是电动调节的混搭风座椅。
这个设置我在接触过的好几台车上都见到过,后来我仔细琢磨了下这事儿。一般前后调节的时候幅度都比较大,而靠背和坐垫的调整幅度相对来说比较小,手动一步到位进行幅度较大的前后调节效率更高,似乎也说得通。
因为只跑了5万多公里,所以主驾驶的座椅只有侧翼末端有一些坐压产生的褶皱,坐垫部分也没有拉伸,整体成色还是不错的。
前门三角区域布置喇叭+哈曼卡顿LOGO,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了宝马。
这套哈曼卡顿并不是什么山寨货,而是正儿八经的原厂配置,还带Logic7那种。当然前车主刚入手的时候并没有,他也是自己淘了一套原厂货换上去的。
先不说花了多少钱,我觉得光找这么一套原厂的音响其实就够费劲的了。我没记错的话,这代奔驰带Logic7的哈曼卡顿当初要选装才有,所以二手市场上见到的并不多。算上这台,我自己也只见过两台带这套哈曼卡顿的车源。
Autohold和自动泊车这两项功能是不需要选装的,只是奔驰做的比较低调,很多奔驰车主开了很久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前面说了,B柱之后才是这台车的文章所在,后排座椅看起来和普通三厢E级别无二致对吧。
但其实人家自带可垫高的儿童座椅,扣一下坐垫前方的小扣手就能自动弹起来,而且左右座椅都有。上次看到这个配置还是在一台西雅特的欧悦搏上,看来在欧洲这个配置不算稀奇。
后备箱也是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内有乾坤。
因为乾坤都藏在看似不起眼的后备箱底板下面,把前面一块底板翻起来就能得到两个座椅靠背。
再把另一块底板也翻起来。
就得到了两个面朝车后的第三排座椅,这布置可比第二排的儿童座椅稀奇多了。
这两个座椅甚至还有杯架和安全带,正儿八经的两个“座椅”。
但这靠背角度也太直了,我最开始以为是遮物帘挡住了影响往后靠。
但拿掉之后发现确实只能靠到这个位置。后来我还去翻看了下当年的广告片,官方演示里面的靠背角度也是直直的,我心里石头才算得到个肯定的结论。
不过回过头来想,第二排和第三排是背靠背的,第三排靠背角度大了,第二排座椅靠背就得直起来,它俩此消彼长的关系。比起不怎么用的第三排,使用频率更高的第二排自然权重更高。
空间所限,行车的时候这两个座椅坐起来的感受其实比较一般,所以我觉得它更多的应用场景可能是停车的时候——比如钓鱼或者郊游。
虽然塞下了个看起来略复杂的第三排,但全放倒这种旅行车传统技能还是在的,足足有2m的进深,睡车里都没问题。
除了原厂的第三排座椅,这台E250还有一处惊喜到了我:原厂拖车钩,还是可折叠的那种。打开后备箱左边的盖板看到旋钮,逆时针拧动就能释放。
不过刚释放出来是耷拉着的,得动手扶一下它才能立起来。
侧面还有拖车的电源接口,这配置可真到位,旅行做派十足。不过看这个保护球头的塑料壳都还在,看来是没有用过。
拖车钩出现在旅行车上看似有点违和,但其实这种搭在欧洲也算不上稀奇。
我同事大脸猫活跃的旅行车友群里,有用速派旅行拖着房车,完成穿越欧洲壮举这样的鲜活例子。一台旅行车再带个不大的房车,实用度点满,跑公路旅行还是没问题的。
因为没有引进,所以S212的E旅行在国内可谓屈指可数,成色好又能买到的,我估计现在也就只有这一台了吧。开这台瓦罐出门,路上遇到同款的概率,那是无限趋近于零啊。
恭喜X先生圆梦,祝用车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