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频发自燃,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连特斯拉也不甘人后。
10月27日晚,一起威马汽车的自燃爆炸事件,将威马送上风口浪尖。
来自微博的爆料显示,一辆威马EX5“停在原地,并且处于未充电状态时发生爆炸”,爆炸威力强大,周围不少居民有强烈震感。事后,威马汽车回应称,自燃系动力电池质量原因导致,并且启动召回机制,共1282辆。
但最可怕的是,这种惨烈的自燃爆炸事故,已经是最近一个月内威马汽车发生的第4起!
事实上,包括蔚来、威马、小鹏、理想在内的造车新势力巨头们一个都没有逃过自燃这一劫。
2019年4-6月蔚来汽车先后在上海、武汉等地发生了几起自燃事件。今年6月,蔚来因电池安全召回4803辆ES8电动汽车。
关于自燃,特斯拉也一点不落后。2019年4月21日,上海一辆特斯拉Model S 在地库里燃烧爆炸,造成自身全毁,周围多车受损的恶果。
现在不仅是很多地库拒绝纯电车进入,很多人都表示不愿意停在纯电车隔壁了!
威马创始人沈晖就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怼特斯拉:"我唯一比你差的地方就是PPT做得没你好!超过你只要做最棒的PPT就行了。"
为什么新能源车频频自燃?
频繁发生的自燃事件,让许多希望尝鲜新能源的车主们忧心忡忡,那么在各种自燃事故的背后,诱因是什么呢?
绕不开的安全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在去年5-7月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在已查明车辆着火原因中,有一半以上车辆起火源于电池安全性问题,发生起火事故时车辆的状态涵盖了行驶、静止与充电各个使用状态。
一部纯电动车,身上最重要的部件就是动力电池,而电池的靠谱与否,也与电动汽车本身的安全性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近些年,中国市场EV纯电动车型的发展风向一直在变化,最初,单次充电的续航能力几乎就是消费者评判一部电动汽车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到了近些年,频频发生的自燃事故让消费者对电动车动力电池稳定性提出了质疑,甚至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毕竟对每一位驾乘人员来说,“安全焦虑”都是比“续航焦虑”更为严重的问题。
在这种风向下,众多厂商和评价机构也将风口转向,安全性是否经得起考验成为了评判一部纯电动汽车非常重要的考核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认为,发展电动汽车应解除“四大焦虑”。
第一个焦虑,里程焦虑。要多点电池依然怕断电,电池多了车子重、不节电,夏天、冬天的空调用电严重会缩短里程。
第二个,安全焦虑。电池多,而且比能量要提高,所以危险性大,燃烧爆炸的事故就多。
第三个,充电的焦虑。充电桩要密、投资要大,仍然难以满足要求。
第四个,价格焦虑。电池大、价格就高,补贴结束之后竞争力就降低了。
那么,有没有靠谱厂商,在电池组的寿命、安全、续航等方面都做足了技术储备呢?
专业场地试驾
公开招募纯电车首席体验官
丰田作为全球顶级汽车企业,一直以高品质和可靠性著称,更一直是汽车安全最有说服力的品牌。
其TNGA架构下的各款全新车型,在国内外各个汽车安全碰撞之中均取得了顶级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纯电车,丰田同样与安全作为产品的核心。
今年,丰田推出了旗下的全新纯电车型C-HR EV以及奕泽 E进擎,为中国消费者消费者带来了更安全、更高品质、更舒享的出行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