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保有量極少
在講K-CAR越野車之前,大家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回顧一下,在前幾個星期,啊車君曾經和大家講過的,有關K-CAR小跑車的故事。
四兩撥千斤 鈴木Jimmy
首先出場的鈴木吉姆尼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小硬漢,儘管身形小巧到僅屬於K-CAR級別,甚至比我們所熟知的奇瑞QQ還要更迷你,但其越野能力足以與眾多與其身形相當的大型越野車匹敵,甚至小巧的身形更能賦予其額外的優勢。
儘管身形甚至比我們所熟知的奇瑞QQ還要更迷你,但其越野能力足以與眾多與其身形相當的大型越野車匹敵,甚至小巧的身形更能賦予其額外的優勢。
當然按照慣例我們要講講Jimmy的歷史,而一追溯就要回到45年前的1969年。
第一代Jimny:
鈴木在1968年收購了日本HopeStar汽車公司之後,在其HopeStar On360車型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一台小型的吉普車,這也就是初代的Jimmy,廠方代號LJ10。該車最初採用了一台代號L50的雙缸359cc的風冷兩衝程發動機,最大功率只有25Ps。同時,為了滿足當年的K-CAR標準,廠家甚至將備胎放在了車廂內,以壓縮其車身長度在3米之內,使得LJ10最初只擁有三個座位,全重僅為590kg。而為了控製成本,最初的吉姆尼包括車頂和車門在內,全部都是採用帆布,簡單到可以用簡陋來形容。
初代鈴木Jimny是鈴木在1968年收購日本HopeStar公司之後,在圖中的HopeStar On360車型的基礎上開發而來。
初代的Jimmy廠方代號LJ10。該車最初採用了一台代號L50的雙缸359cc的風冷兩衝程發動機,最大功率只有25Ps。
為了滿足當年的K-CAR標準,廠家甚至將備胎放在了車廂內,以壓縮其車身長度在3米之內,使得LJ10最初只擁有三個座位,全重僅為590kg。
不過就是這麼一個簡陋的小傢伙,就打下了未來成為越野小硬漢的好底子,初代吉姆尼採用了鋼板彈簧整體橋式懸掛,非承載式的車身結構一直沿用到現在,而帶四驅高低檔的四輪驅動系統成為了首款搭載四輪驅動系統的輕自動車。其小巧的身形在當年尚不十分完善的日本道路網絡上十分受用,而強大的四驅系統也讓其在野外能大展身手。
來到1972年,LJ20 Jimny面世,風冷的L50發動機被水冷L50取代,最大馬力上升至28Ps。在外觀設計方面,原本的橫向格柵被改為8格式的縱向格柵,備胎也被移到了車子的尾部,不過車長依然被控制在3米以內。廠家也開始提供金屬車頂車門供消費者選擇,當然,你依然可以選擇不要車頂以及只有一根橫槓的車門。
1972年,LJ20 Jimny面世,風冷的L50發動機被水冷L50取代,最大馬力上升至28Ps。
原本的橫向格柵被改為8格式的縱向格柵,備胎也被移到了車子的尾部,不過車長依然被控制在3米以內。廠家也開始提供金屬車頂車門供消費者選擇,終於沒有這麼簡陋了……
1975年推出的SJ10和1977年推出的SJ20可以使說是初代吉姆尼迎來的主要重大的變化。1976年1月1日,日本的K-CAR規範作出了修改,車廠限制被放寬到了2.2米,而發動機排量則放寬到了550cc,各大廠家也是聞聲而動,紛紛修改發動機以提高動力並適應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SJ10搭載了一台539cc的三缸兩衝程發動機,最大馬力不升反降,只有26Ps,不過低轉扭力則有所提升,車迷則親切地將其稱之為Jimny55,而在出口市場一般則被稱為LJ50。
1976年1月1日,日本的K-CAR規範作出了修改,鈴木也迅速跟進,推出搭載539cc三缸兩衝程發動機的SJ10,最大馬力不升反降,只有26Ps,不過低轉扭力則有所提升。
初代吉姆尼採用了鋼板彈簧整體橋式懸掛,非承載式的車身結構一直沿用到現在,而帶四驅高低檔的四輪驅動系統成為了首款搭載四輪驅動系統的輕自動車。
由於底盤懸掛設計的特殊性,從誕生開始,鈴木Jimny就擁有的強大的越野和改裝潛力。
為了更好地滿足海外市場對車輛極速以及裝載能力的需求,鈴木為1977年推出的SJ20換上了一台代號F8A的0.8升直列四缸水冷四衝程發動機,最大馬力提升至41Ps,在海外市場一般被稱為LJ80。
為了滿足海外市場需求,鈴木在推出SJ20時換上了一台代號F8A的0.8升直列四缸水冷四衝程發動機,最大馬力提升至41Ps,在海外市場一般被稱為LJ80,LJ80一直生產到1981年停產。
第二代Jimny:
來到第二代,Jimny除了擁有繼續採用550cc發動機的SJ30車型以外,也在繼續突破K-CAR法規的限制,推出採用1升發動機的SJ40,而在海外市場上則被稱為SJ410,海外版本的最大功率為45馬力,日本本土版本達到52馬力。除了動力上的突破,車身尺寸也不斷增長,廠方推出了軸距達到2375mm的長軸距版本,貨物裝載空間更大,最大載重量增加到了0.35噸。
來到第二代,Jimny也在繼續突破K-CAR法規的限制,推出採用1升發動機的SJ40,在海外市場上則被稱為SJ410。
除了動力上的突破,車身尺寸也不斷增長,廠方推出了軸距達到2375mm的長軸距版本,貨物裝載空間更大,最大載重量增加到了0.35噸。
從這張當年的宣傳廣告上,我們就能瞭解到當年的SJ410所提供的多種車身形態。
而在1984年搭載了1.3升的四缸發動機之後,該車型的代號也相應變成了SJ413,並開始在其他多國開始生產,包括了西班牙、印度、印尼、泰國、肯尼亞等等。由於型號眾多,啊車君也不在這裡一一細數了。
在1984年搭載了1.3升的四缸發動機之後,該車型的代號也相應變成了SJ413。
SJ413也開始在海外多國生產,包括了西班牙、印度、印尼、泰國、肯尼亞等等。
當然,鈴木自然不會忘記本土市場,在1990年K-CAR規範再度放寬之後,搭載660cc三缸發動機的車型(JA11/JA12)也隨之面世。
第三代Jimny:
一眨眼來到1997年,在當年的東京車展上,鈴木帶來了全新一代、也就是第三代的Jimny,並在1998年正式推出,雖然外觀變得更為現代化,但方正硬朗的車身,竪格柵的前臉等設計元素都被保留了下來,直到14年多之後的今天,這一代Jimny的外觀依然沒有大變。
第三代Jimny雖然外觀變得更為現代化,但方正硬朗的車身,竪格柵的前臉等設計元素都被保留了下來
動力系統方面,除了滿足K-CAR規範的660cc渦輪增壓發動機之外,1.3升的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則是另一主力。儘管外觀在變動力在變,Jimny硬朗的底子卻從來未變。
除了滿足K-CAR規範的660cc渦輪增壓發動機之外,1.3升的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則是Jimny動力系統的另一主力
儘管外觀在變動力在變,Jimny硬朗的底子卻從來未變。
Jimny強在哪兒?
1.強悍的底盤配置
歷經三代,非承載式車身一直都是Jimny的標準配置,就算是在城市SUV開始盛行的20世紀末開始,第三代Jimny也依舊堅持著這樣的配置。非承載式車身就是汽車有剛性車架,車輛本體與車架用彈性元件連接,車架的振動通過彈性元件傳遞到車身上。四個車輪的受力由車架承擔,而不會傳遞到車身上。這樣即使車輪行程再大,也不容易使車身變形。
歷經三代,非承載式車身一直都是Jimny的標準配置,同時,第三代吉姆尼還採用了螺旋彈簧式的整體橋懸掛,能為車輪提供更大的自由行程,從這張圖片上就已經能看出來。
同時,第三代吉姆尼還採用了螺旋彈簧式的整體橋懸掛,能為車輪提供更大的自由行程,更為簡單的結構也更為耐用。在路面崎嶇的惡劣路面環境下,將盡可能讓輪胎接觸路面。輪胎能夠接觸路面就意味著能帶來抓地力,抓地力就意味著能夠更容易地脫困,這對於越野來說意義重大。而螺旋彈簧整體橋懸掛在後期改裝方面也更為便利,就像想要升高離地高度,改裝過程也並不複雜,受到的限制更少,所以我們常常會見到一些改裝了「大腳」的Jimny出現。
整體橋懸掛在後期改裝方面也更為便利,就像想要升高離地高度,改裝過程也並不複雜,受到的限制更少
升高底盤,換上更寬更大的MT越野胎是Jimny的常見改裝首發,尤其是在二代和三代車型上
2.強大的四驅系統
從推出至今,Jimny一直堅持採用帶高低齒比機械分動箱的四輪驅動系統,來到第三代Jimny也依舊如此,不過後驅和四驅高速之間已經可以在100km/h以下自由切換,而四驅低速還是要停車後變換。在四驅低速時,Jimny的傳動比為2.6:1,雖然其只有1.3升排量,最大扭矩只有110Nm,但在四驅低速的協助下,應對1噸稍多的車重並沒有多少難度。或許唯一可以挑剔的便是沒有帶差速鎖了,不過別擔心,要Jimny陷入困境也並不容易。
第三代Jimny後驅和四驅高速之間可以在100km/h以下自由切換,而四驅低速要停車後變換。在四驅低速時,Jimny的傳動比為2.6:1,不帶差速鎖。
3.出色的通過性
出色的通過性是由Jimny的車身尺寸特點決定的。第三代Jimny的軸距僅為2250mm,還擁有極短的前後懸,因此其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達到了37°和46°,通過角則達到了31°。同時,Jimny還擁有1噸左右的輕巧車身,這讓其不用像一些大型硬派越野車一般,容易在泥濘路況鬆軟路況下發生陷車的情況,就算真的陷車了,輕巧的車身也更便於施救。
第三代Jimny擁有極短的前後懸,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達到了37°和46°,通過角則達到了31°
Jimny擁有1噸左右的輕巧車身,這讓其在類似沙灘這樣的鬆軟路面不像重型越野車一般容易陷車,就算真的陷車了,輕巧的車身也更便於施救。
隨著時代的發展,Jimny的車身尺寸和發動機排量也一直跟隨著K-CAR的規範不斷擴大,同時也有推出過突破K-CAR規範、搭載更大發動機、更長軸距底盤的車型,但總體上,其一直保持著小巧的身形。從推出到現在,Jimny都是一台個性相當鮮明的車型,非承載式車身、整體橋式的懸掛系統清楚地表明瞭其更針對越野行駛需要,尤其是在城市SUV盛行的今天,其硬派性格就顯得更為難得,而這也注定了其小眾身份。
大哥的小弟——Pajero Mini
出自三菱的Pajero無疑是硬派越野車界大名鼎鼎的一號人物,與豐田的Land Cruiser、日產的Patrol一起,稱得上是日本的三大硬派越野車。
大哥混得好,自然希望能有一幫小弟跟著漲漲聲勢。於是在1994年,三菱以旗下K-CAR Minica的底盤為基礎,打造了一款K-CAR越野車——Pajero Mini,同時,通過對Minica的底盤進行加長,三菱還打造了另一款小型SUV——Pajero Junior。
1994年,三菱以旗下K-CAR Minica的底盤為基礎,打造了一款K-CAR越野車——Pajero Mini
相比Jimny,Pajero Mini遠沒有那麼悠久的歷史。從1994年投產到2012年停產,它的生命歷程只有18年,當中甚至沒有經歷過換代,僅僅經歷過幾次改款.
在剛剛推出時,Pajero Mini長得相當樸素,兩盞簡單的圓燈,再加上橫貫車頭的黑色塑料格柵,就構成了初代Pajero Mini的整個面容,雖然簡單,但也別有一番味道。
在剛剛推出時,Pajero Mini長得相當樸素,兩盞簡單的圓燈,再加上橫貫車頭的黑色塑料格柵,就構成了初代Pajero Mini的整個面容
在1998年,Pajero Mini經歷了首次改款,從1998到2005年,Pajero Mini的外觀主要有兩種風格:一種與剛推出時相似,不過採用了四圓燈,而另一種採用方形大燈,車頭保險槓等也採用了與車身同色
從1998到2005年,Pajero Mini的外觀主要有兩種風格:一種與剛推出時相似,不過採用了四圓燈,而另一種採用方形大燈,車頭保險槓等也採用了與車身同色。
從2005年之後,Pajero Mini的頭燈都保持採用了方形,直到停產。
從1998到2005年,Pajero Mini的外觀主要有兩種風格:一種與剛推出時相似,不過採用了四圓燈,而另一種採用方形大燈,車頭保險槓等也採用了與車身同色。
從2005年之後,Pajero Mini的頭燈都保持採用了方形,直到停產。
從2005年之後,Pajero Mini的頭燈都保持採用了方形,直到停產。
為了遵守K-Car的規範,Pajero Mini一直都是採用排量659cc的直列四缸4A30發動機,包括了採用SOHC 16氣門的自然吸氣版本以及DOHC 20氣門的渦輪增壓版本。當然,身為越野車,四驅系統自然是不能少的。Pajero Mini採用了三菱的Easy Selected 4WD系統,和Jimny相似,後驅和四驅高速檔可以在行進間切換,而四驅低速則需在車輛停定後操作,Pajero Mini也同樣沒有配備差速鎖。
在通過性方面,啊車君目前能找到的資料,1998年改款之後的Pajero Mini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為44°和47°,通過角為22°,最小離地間隙則為195mm。通過角與Jimny相差較大相信是軸距的差異造成,當年改款時,Pajero Mini的軸距被延長80mm來到2280mm,這也間接影響到了它的通過角。
從底盤配置上來說,Pajero Mini應對極端路況的能力要弱於Jimny,沒有採用非承載式車身,車輪的自由行程和車架的抗扭曲能力都要弱於Jimny
從懸掛配置上來說,Pajero Mini應對極端路況的能力要弱於Jimny。Pajero Mini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搭配後五連桿配螺旋彈簧的非獨立懸掛,同時沒有採用非承載式車身,車輪的自由行程和車架的抗扭曲能力都要弱於Jimny,與此同時,進行升高等改裝的難度也要搭載整體橋式懸掛的Jimny。儘管如此,在配有高低檔位的分動箱和出色的底盤數據的支持下,Pajero Mini的越野性能同樣是不容小覷的。
尽管可能弱於Jimny,但在配有高低檔位的分動箱和出色的底盤數據的支持下,Pajero Mini的越野性能同樣是不容小覷的,絕對秒殺一片城市SUV。
只要韓寒召喚,小四也能爬山
寫著寫著,啊車君忽然發現,K-CAR的越野車甚至要比之前寫過的K-CAR跑車更加小眾,真正的硬派K-CAR越野車也只有這兩款了,最多再勉強加上一款有SUV外觀、但只配被一般的多片式離合器四驅系統的鈴木Kei。
其實K-CAR越野車的局限,也正是所有K-CAR的局限——地域性太強,只適合日本特殊的地理和交通環境,以及特殊的稅務優惠,當然還有消費者喜好。
其實K-CAR越野車的局限,也正是所有K-CAR的局限——地域性太強,只適合日本特殊的地理和交通環境,以及特殊的稅務優惠,當然還有消費者喜好。沒有了特定的環境,K-CAR越野車、乃至所有K-CAR的生存能力也就要大打折扣,這也是日本廠商也試圖將K-CAR的尺寸擴大、動力加強以迎合海外市場需求的重要原因。
需求小不代表做不到,Jimny和Pajero Mini已经反复证明了,自身所拥有的、甚至不亚于大型硬派越野车的能力。
但需求小不代表做不到,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做一辆能爬山的K-CAR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Jimny和Pajero Mini已经反复证明了,自身所拥有的、甚至不亚于大型硬派越野车的能力。有时候,车型的存续与有无,只是厂家在商言商之后的举措而已,与技术能力无关。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