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营市是国内知名的橡胶轮胎制造基地,全市橡胶轮胎产业年出口超过200亿元。面对疫情带来的外贸订单下滑的危机,东营轮胎企业通过苦练内功,创新模式,加大开拓内销市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华盛橡胶是广饶县的一家轮胎出口企业,以往产品有七成以上出口海外市场。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外贸订单大幅萎缩,但他们前八个月的销售额逆势增长20%以上。
山东华盛橡胶集团副总经理张静说:“卖到东南亚、中东、欧洲这些外贸出口的产品,在今年以来下滑了50%,但是国内订单相比去年增长了30%的销售量。 ”
然而,出口转内销,对于轮胎产品来说,却并非易事。
![]()
山东华盛橡胶集团副总经理张静说:“我们出口欧洲的,美国的,东南亚的轮胎,它要符合这个国家车辆的标识规格,拿到我们国内来说,我们国内不用这个标识的轮胎,也无法去匹配国内的车辆。只能说倒逼我们企业去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
橡胶轮胎产业是东营市重要的主导产业,仅广饶县就聚集了近30家轮胎出口企业。危机之下,当地政府给寻求转型的企业提供了大力支持。华盛橡胶针对国内中高端市场,准备研发一款“缺气保用轮胎”新产品,实现轮胎漏气后依然能正常使用一段时间,但关键的材料工艺难以突破。当地积极联系青岛科技大学,在广饶设立橡胶研究院,与企业联合开展攻关。
![]()
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研究院副院长赵瑞青说:“我们这个前后经过几十轮实验,进行配方优化筛选,通过这个配方实际投用轮胎,可以在缺气情况,零气压情况下,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的时候,可以达到跑120公里不坏。”
校企联手,短短几个月,新产品就研发成功,并通过了有关安全标准测试。同时,企业还投资1.8亿元,从日本、荷兰引进先进设备,打造数字化工厂,产品生产效率提升了20%。
山东华盛橡胶集团研发中心研发总监肖圣龙说:“我们投入大数据管理系统,所有数据实时显示,如果有异常情况或者波动,实时报警,我们马上处理,新产品的品质稳定性能达到比较高的一个水准。”
![]()
练好内功,新产品走俏国内市场。而创新贸易模式,则给广饶轮胎出口企业开辟了发展新渠道。刘建霞是东营一家卡车轮胎服务站的负责人,这两天急需一款卡车轮胎,她从大胎网下单,仅用两天就收到了货。大胎网是由广饶一家轮胎企业打造的电商平台,可以实现卡车轮胎的定制化服务。
大胎网(山东)供应链有限公司创始人朱云成说:“卡车轮胎行业过去是工厂生产出轮胎后,交给各省级代理商,经过三个环节批发到门店,门店再卖给消费者。这样降低了渠道成本,惠及了消费者,目标就是打造一个轮胎行业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目前,广饶县已支持轮胎企业实施了50多项技改项目,开展橡胶轮胎产业整合重组三年行动,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市场。
广饶县委副书记、县长陈伟颂说:“争取用3年时间,有三到五家企业进入全球轮胎75强的前30强,在我们广饶县形成轮胎产业,全产业链的这么一个产业体系,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轮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祝您2020年轮胎大卖!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