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新光老师说:当年的上汽大众有一句广告语:“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把“桑塔纳”换成“捷达”,这话一样令人震撼。
捷达是最早进入中国生产的大众车型之一,由于皮实耐用,故障少,可靠性高,再加上省油,很快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我相信,如果你对20世纪90年尚有回忆的话,那你肯定能够想起这样一款经典车型——“方头捷达”。
那是1991年12月15日,历经5个年头的酝酿,第二代Jetta被引入中国市场并命名为“捷达”,在长春组装下线。
彼时一汽-大众集团对这台初入中国的捷达寄予厚望,甚至定下了15万台的产量目标,这在国内市场上是前所未有的。
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
那一年,中国正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举国上下都知道要改革,但具体怎么改,改革到哪种程度,那是谁也搞不清楚的。
隔壁苏联刚刚解体,朝鲜人民与大韩民国一同加入了联合国。
咱们呢,搬了个小板凳,听着广播,坐在马路牙子上纳凉,却迷茫着明天的早餐吃些什么。
芝加哥公牛队赢来了他们第一个NBA总冠军;
美国领导着联盟军对伊拉克发动了海湾战争。
但这些与老百姓的关系都不大,他们更乐于靠着道听途说来的消息,与街坊邻里们侃大山,诉说着国际局势、政治的厚黑学、以及各国的狼子野心。
当然,对于我们而言,这些完全不重要。
我们更在意的是,出门左拐,大概十分钟的路程,有家开街机的店,那里的《街头霸王》出了第二代;
我们更在意对门妹妹家,有张去年发售的郭富城专辑。
彼时郭天王还留着极富年代感的中分发型,手臂前身,拧转掌心,身躯抖动,边唱边跳:“对你爱爱爱不完……”
在那个年代里,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都算家里“一大件儿”,象征了排面儿,更别说谁家要有一辆小轿车了,都不用你吹牛逼,身边的狗腿子们都能够让你“八面威风”。
到了1994年7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阐明:“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
那时候,国家经济尚未抬头,中央都在“摸石头过河”,民间也在莽着头乱冲,能够买得起汽车的,大多是下海经商的个体户,只有他们才有手段聚拢资金,掏的出这个钱。
当时买车的选择不多,通常是我们说的“老三样儿”:富康、捷达与桑塔纳。
其中私人买车通常选择富康和捷达,而早期的单位用车买的最多的就是桑塔纳。
倒不是说那时没有BBA,有的,但面向的消费群体只是极小一部分人。要知道在1994年,中国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年收入只有4538元。
换言之,搁在当年,想要买一台捷达车,需要不吃不喝奋斗整整三十余年!
所以说,九十年代的一辆捷达车,对当时的人而言,不仅仅止于一台爱车、一个伙伴,同时也是一个理想,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
那是你忘不掉的、梦开始的地方啊。
它拥有着一种情怀,就像是搁置在架子上的黑胶唱片,可能落灰,但每一次回想起来,仍会有着一种别样的心情。
捷达汽车发售至今,已度过了三十年的驽马岁月,拿下了数个“国内第一”。
譬如:它是第一个国内装备自动挡变速箱、第一个国内装备 ABS、第一个国内装备安全气囊的车型……
回望过去三十年,中国车市经济尚还孱弱,消费者对于车辆的需求也与今天大不相同。
老捷达的造型经典、皮实耐造,已化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同时也与桑塔纳雄踞两方,成为当时紧凑级别的销量之王。
再看今朝三十年,捷达送来了对于新时代的向往,伴随年轻消费者的崛起,新思想、新观念、新审美层出不穷。
捷达汽车也顺应时代的潮流,开始了中期的改款和迭代。
截止到2013年大众捷达正式停产,这款传奇车型已累积销售了近300万辆。
捷达汽车用一生戎马换来了荣耀的勋章,而这一切似乎将在这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捷达:我拒绝!
2019年2月份,一个讯息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传遍了整个汽车圈:
大众集团全球CEO迪斯博士在接管中国市场业务仅仅三个月后,就将于2月底,在大众总部“狼堡”(沃尔夫斯堡)发布一汽-大众第三品牌,捷达。
至此,捷达正式成为大众的独立品牌,英文名为“JETTA”,它从原有的“捷达汽车”华丽变身成为一个全新的、独立的汽车品牌,摒弃曾经的荣光,从零开始!
2019年9月,捷达的首款SUV车型VS 5正式上市。而后来的轿车车型VA 3和SUV车型VS 7也被逐渐推向台前。
从大众汽车对于中国车市的产品布局中,我们能够清晰看出,在纷繁复杂的中国市场结构里,大众旗下的奥迪品牌占据了金字塔的顶端,大众则在中端市场坚如磐石,唯一有所空缺的,是面向低端市场的品牌车型。
众所周知,1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一直是自主品牌的价格腹地,也是合资品牌小型SUV与A级轿车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价格区间,用“群雄逐鹿”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而新捷达的强势介入就是打算在这块“兵家必争之地”抢下一块足够大的市场份额。
一旦将这一区间的空缺彻底补完,大众集团就真正实现了对于中国车市从高端到低端的完美产品布局。
那么这一重担将交于谁的手上?
这时已然功成名就、退休养老的捷达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大众汽车为什么要重启捷达?
贾新光老师这样说道:“老捷达来到中国,将近30年,累计销量超过400万辆,被称为“紧凑型家轿之王”。最令人赞叹的是其质量可靠,皮实耐用,让中国人领略了“德国货”的质量真谛。
“同时,大众汽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时配件供应充裕,修理十分方便,所以销量非常大。一汽大众虽然也在继续上线其他车型,但是卖得最好的还是捷达。
“不仅如此,捷达还创造了“口碑”销售的奇迹,基本不用广告推销,销售形势始终持续向好。
“十多年前,有报道称大众要开发5000美元级的廉价车。一个全新的廉价品牌,风险非常大,不如利用大量销售的产品所创造的市场为基础来得可靠。
“所以说,捷达独立,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扩大整体销量,又不影响品牌形象。”
目前,捷达品牌旗下的三款车型已覆盖了6-15万级别的价格区间,截至8月中旬,捷达汽车2020年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0万台。
这一成绩,对于品牌成立仅仅一年零7个月的捷达来讲,已然足够优秀。但对于即将迎来三十而立、缔造无数传奇的捷达来讲,它还能更好。
今年5月份,大众汽车已公开表态:该公司正在探索扩大捷达(Jetta)的市场选择,包括可能将捷达引入中国之外的更广阔的市场和区域。
写在最后
捷达汽车已在中国车市走过近三十年。如今的捷达早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品牌历程,它的足迹遍布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时代墙壁。但世界变化太快,在这个汽车逐渐年轻化的新浪潮中,捷达或许还无法站在波澜壮阔的市场上重立潮头,但他已在改变,正在改变,希冀着捷达汽车能够在下一个三十年中,砥砺前行。
贾新光老师说道:“回顾历史,捷达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什么叫造车的初心。
“有人认为,从技术方面来说,捷达没什么亮点可言: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复合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一开始是是手动挡,1.4排量发动机。
“就配置来说,捷达比较传统和中庸。但或许正是中庸的表现,才是捷达能成为销量神话的原因。
“成熟的技术能保证用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而汽车工业的主题永远都应该是安全、节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