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不愧为是车圈热点制造者。
不久前,吉利汽车刚发布公告称,正在探讨吉利与沃尔沃两家公司的业务合并重组的可能性。
紧接着便是网传吉利将3亿美元入股蔚来,消息人士还透露,吉利可能会对蔚来进行产能整合,日后将由吉利方面为蔚来代工生产。
当然,如果你多方证实,得到的结果可能是,蔚来方面表示:对这类市场传闻不予评价,请以我们的公告为准。吉利方面则表示:不知道此事,也不对市场传言做评论。
话里话外,显然双方都没有把话说死,那是否表明这里面就有一些故事在发生呢?可能性很大,毕竟此前就陆续有消息传出,广汽、长城、吉利、一汽、上汽等都是蔚来的潜在投资者。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消息是否属实,蔚来汽车的股价近几日一直表现出上涨的趋势,这对蔚来来说倒是个好事。
当然,也有人分析称吉利入股蔚来没利可图。比如说蔚来的品牌、产品和沃尔沃以及Polestar高度重合,如果吉利与蔚来成了,可能会产生内部竞争。
财务上,蔚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盈利不能保证。技术方面,吉利手握沃尔沃,蔚来对吉利电动汽车技术方面也带不来实质性的帮助。
但是,吉利入股蔚来也并不缺乏理由。
一方面,吉利入股蔚来是一次提升自身估值的机会。
此前,我们在分析吉利与沃尔沃合并重组时,曾提到过,吉利一路来买买买,这些巨额的资金输出,除了依靠吉利自身的财务积累之外,也经常使用杠杆操作。
这也意味着,吉利一边要警惕股价下跌带来的对冲风险,另一边“借来的钱”得还。
吉利将沃尔沃纳入囊中有利于提振股民信心,从二级市场有效补充资金。
而蔚来作为汽车市场上除特斯拉之外唯二的一支新能源汽车股票,吉利入股蔚来,则可以帮助蔚来依靠吉利转身成为另一块优质资产,从而进一步获得二级市场的支持。
另一方面,吉利真正觊觎的是蔚来的品牌,从来都不是蔚来的产品。
对于吉利来说,投资蔚来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可以窥探到如何将自身品牌高端化的秘密。
先来看蔚来,蔚来从出生时便将产品定价做到40万以上,且成功打造出一个可以支持溢价的高端品牌,这在造车新势力中,可谓独一份。
吉利是需要这一点的。毕竟吉利的主战场分布在5-20万之间,这个价位显然只是平民车。
领克品牌当然是吉利冲击高端的一步棋,但你也可以发现其主力仍旧在15-20万之间,冲击25万级的价格区间都十分费力。
向上冲击的另一条思路是依靠沃尔沃与Polestar,沃尔沃当然还是在传统燃油车方面占据优势,而Polestar在新能源领域的高端定位,显然不能一蹴而就。
另外,虽然吉利早就对沃尔沃实现控股,但沃尔沃一直是独立运营的,直到最近才进行合并重组的讨论,因此,沃尔沃与polestar能否成为吉利的助力还不好说。
那么这时已经依靠自己独特的品牌调性,得到中高产客户群体认可的蔚来汽车,无疑成为了吉利的另一种选择,这对吉利的高端化更有吸引力。
吉利近两年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市场增量,像在新能源市场吉利便布置了几何品牌,但几何的定位显然也不如蔚来高端。
蔚来的ES8和ES6可以卖到30万元以上,如果吉利手握蔚来,无疑也标志着自己已经一举达到了新能源汽车的中高端阵营。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说蔚来的技术对于吉利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这并不表示两者之间不存在协同效应。
蔚来的吸引力除了高端品牌之外还有什么?不得不说的还有铁杆车主人际网络,这一网络是怎样形成的呢?蔚来的服务。
蔚来服务又是一种什么概念?蔚来汽车搭建了一整套不同以往的服务体系,希望以超越用户预期的体验获得认可。这套体系包括蔚来APP、蔚来Fellow、蔚来中心、蔚来服务网点等等。
蔚来APP是个车主社群,车主活跃度及对蔚来的热爱,就像“为发烧而生”的米粉一样;蔚来Fellow不像销售顾问,而像是生活管家;蔚来中心也不只是体验和交付中心,会客厅、图书馆、儿童游乐场,使它更像是一个生活场景。
但是蔚来所提供的高端服务暂时无法铺开来,正是因为它太高标准了,蔚来所带来的庞大服务体系和颠覆以往的用车体验,说说简单,需要的资金支持却也是颇为庞大的。
蔚来的烧钱,本就是研发、产品、服务方方面面的烧。
所以蔚来的服务现阶段来看,更像是小众车主的狂欢,而无法变成大众所能享有的常态。但是,吉利是可以借鉴的。
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业务,是真切的出行服务业,其所使用的网约车辆,也是吉利的新能源车辆,如果吉利可以掌握蔚来的换电网络,甚至是借鉴蔚来的服务标准,无疑是对网约车业务的一次提升。
对蔚来来说,与吉利合作也是一次分摊成本的机会。蔚来如今还在通过代工生产,若是与吉利成为一家人,这就代表着蔚来可以通过吉利的空余产能为自己代工,一是吉利背书带来的品质可靠性更高,二是价格或许会更加便宜,进而提升毛利水平。
总的来说,吉利与蔚来合作大抵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这其实也是吉利入股蔚来有不小可能性的原因。
但是,双方的谈判可能并不会一拍即合,而答案我们只要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