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长安汽车在重庆举行了中国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体验活动。由于疫情的缘故,不能邀请媒体现场见证,所以采用了视频直播的方式,由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亲自上阵,检验车辆的性能。
此次活动由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指导,由重庆市政府与长安汽车共同举办,全程在开放路段展开,由此来检验车辆真实路况下的表现。
![]()
什么是L3级自动驾驶?
现在很多在售车型都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即在特定环境中,车辆可以自己控制车速和方向,解放双手双脚。但是驾驶员需要实时监控路况,准备接管车辆。
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车辆可以自动控制车速、在固定车道上行驶、根据道路自动转弯。但是您仍需要把手搭在方向盘上,以便实时接管方向盘。
其实严格来讲,L2级双手应该是可以离开方向盘的,但是现在国内法规不允许,而且如果出了事故,不好判定责任。所以实际使用的时候,厂家只能设定成双手必须搭在方向盘上。
L2级简单点说就是:系统帮你开车,但是必须随时监督系统。
那么L3级有什么进步呢?
L3级可以在特定环境中,不需要驾驶员监控路况,车辆完全可以自己驾驶。
比如在高速公路或者拥堵的低速道路上,系统开启后,您可以刷刷头条、微博,回微信看视频都没问题。车辆会自动行驶、控制速度、方向、变道超车等,当需要驾驶员接管车辆的时候,系统会通知您。
![]()
L3级简单点说就是:系统帮你开车,不用监督。但是遇到系统处理不了的情况,提醒驾驶员必须接管。
L3级是“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分水岭,意味着部分驾驶责任首次由人转向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长安汽车的L3级自动驾驶什么样?
长安汽车的这套自动驾驶分两个场景,车速低于40km/h时,系统判定为交通拥堵场景,在特定的电子围栏内(包括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可实现长时间脱脚、脱手、脱眼,直至系统提醒接管,若用户在提醒接管后仍不接管,则执行风险减缓策略,减速停车。
可实现本车跟随前车减速停车并重新起动,停车3分钟内,可自动跟随前车起步。
车速高于40km/h时,可实现长时间脱脚、脱手,需要用户监控前方,使用中可实现驾驶员触发换道(即驾驶员拨动转向灯后,车辆自行换道)。若用户在提醒接管后仍不接管,系统将执行风险减缓策略,缓慢减速至停车。
![]()
系统可感知范围覆盖3个360度车外环境,整合了3种不同物理特性的传感系统,其中前方实现5重感知冗余,最大探测距离大于200米,测量精度可达10厘米。
采用5个毫米波雷达、6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作为主要传感器,可有效识别车辆驾驶环境中的车辆、行人、骑行者等多种目标和障碍物,同时可感知驾驶员的视野、疲劳等状态,可以有效识别车道线、护栏、交通标识牌等信息,结合高精度地图和ADAS地图的道路信息,最高可实时获取8公里范围内的道路信息,实现车道级高精定位和精准路径规划。
严格来讲,长安汽车的这套系统实现的是低速L3级自动驾驶,高速L2+级辅助驾驶,因为车速高于40km/h时,仍然没有解放双眼。
长安自动驾驶的实力
2009年长安开始自动驾驶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开始组建团队,立项研发自动驾驶汽车。
2011年基于志翔平台开发了前碰撞预警、车道偏离报警等功能原型;2013年基于逸动平台开发了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原型;2015年基于CS35平台开发出具备自动泊车、高速自动驾驶、自动换道等功能的自动驾驶样车;2016年,长安汽车成为首个实现2000km无人驾驶长距离测试的车企;2018年,长安汽车实现L2级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APA4.0全自动泊车的国内量产首发;2019年,长安汽车实现APA5.0全自动遥控泊车系统行业首发量产,实现一键遥控,泊车无忧。
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美国中心于2011年在底特律成立,2015年设立智能化技术部,目前已经具备自动驾驶的系统需求、传感融合、目标认知、路径规划、决策控制、仿真测试、人机交互等领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
在技术研发方面,长安已经形成美国中心负责先期技术开发、完成原型验证后交接给国内进行工程化开发的协同开发模式,以保证功能既具备技术先进性,又更能适应中国的驾驶环境。
充分运用美国当地智能化人才优势,从系统工程方法论、顶层设计目标梳理、系统架构设计、关键算法开发、人机交互系统设计等方面显著提升了长安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能力。
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200余项智能化核心技术,70余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搭载,其中21项以上为国内首发。
写在最后
现在全球主流车企都在研究自动驾驶技术,中国品牌也具备了一定实力,长安汽车敢于首先进行开发道路L3级自动自动驾驶体验,这就是实力的证明。
可以清晰地预见到,未来10年内,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法规的完善,至少L3/L4自动驾驶都能够普及,这会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相信中国品牌肯定会抓住这次机遇,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