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C1E谍照的逐步流出,人们对领克的产品阵列认知大概又要多了一个新品种——瓦罐。话不多说,先来看看DC1E的大致情况吧:
![]()
![]()
![]()
尽管还披着厚厚的伪装,但还是不难看出DC1E保留了这个品牌一贯的前脸风格:相对圆滑的大脸+长长的大灯。有猜测指出,所谓的“DC1E”乃是“D-Segment+Crossover+No.1+EV”的缩写,作为研发者的领克称它跨界车没什么问题;不过考虑到国情和车身高度(1530mm),把它看作一台事实上的旅行车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
作为领克基于PMA平台的首款纯电动车型,DC1E的出现大概并不算早——同期出现的品牌基本就领克自己没有纯电动车了,而PMA平台的概念也已经被提出两年之久。不过,来得晚并不意味着做不好,从13.8~15.7kWh/100km的能耗水平和可搭载100kWh电池组的潜力来看,DC1E有可能成为继小鹏P7之后,第二个续航超过700km的自主品牌纯电动车。
![]()
从气势来看,硬件上的巨大潜能已经充分展现出领克的“D-Segment”野心:不做便罢,要做就干脆来票大的。实际上,领克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
还记得当初吉利在发布PMA架构时对领克的规划吗?考虑到那时的技术条件(主要还是续航)加以对照,我们不难发现在DC1E可以和图上最左边的“B级跨界车”有不少契合点;而在当时的规划下,一款A0级小车也将接踵而至,这个小家伙将是决定领克纯电动化道路是否一帆风顺的钥匙。
![]()
![]()
说到当下的纯电A0级小车,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大概会是这几个选手:比亚迪e1和欧拉R1/R2。其中,除了尚未上市的欧拉R2,剩下的车型续航里程都没有达到400km。不巧的是,领克的产品规划恰恰将这款小车的续航定在450km。如果辅以不错的空间和足够快的量产速度,那么领克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个细分市场的压制。
![]()
领克没有详细展望更远的计划,不过我们依旧可以从那张规划幻灯片中猜个大概。从黑白图片来看,最中间的C级跨界车似乎是以PSA的同类车型作为对标,考虑到领克面向欧洲的策略这并不奇怪;后面的A+/B级SUV和Coupe化车型则更简单,国内最近兴的不就是这些嘛?别的不说,隔壁极星都能拿来做做参考。
![]()
领克能够如此自信地憋出这么多产品,除了背靠吉利的雄厚资金和技术基础之外,自身销量的大好形势也在激发着它的创造力。就今年1月来看,这个品牌就已经拿下单月9008辆的成绩;另外,它的品牌累计总销量也已经达到25.7万辆。随着领克进军欧洲号角的响起,以及03+这类面向特殊群体(欧洲人正好也信这个邪)的铺开,这个品牌未来的尝试肯定还会越来越多,一种良性循环正在慢慢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