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可谓是新能源车的元年,目前也是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前有蔚来、威马等一批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后有百年传统车企的奋勇直追,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今年,15万价位首次出现了日系纯电家轿的身影——东风日产轩逸·纯电。
![]()
东风日产的轩逸·纯电是旗下首款纯电轿车,都是基于与聆风平台E-Platform打造,宁德时代的电池加上进口的电机,它的实际续航表现会如何呢?在30℃的广州,有车以后曾经跑出了369.4km的出色成绩,本次在2018十大新能源测试,我们会在气温5℃左右的北京再针对续航、充电以及驾驶感受,进行一波详细测试和体验。
![]()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此次测试的车型——轩逸·纯电 2018款 智尊版,也就是全系顶配,需要注意的是,智尊版相比智领版来说,在电动机功率、电池容量方面无任何差别,所以我们这一次续航测试的成绩基本可以代表这两款车型。
![]()
![]()
![]()
本次的路线约30公里,全程柏油路面,有35%的城市道路(模拟拥堵),30%高速道路(模拟高速),35%的城区快速道路(模拟环路)。相较于传统NEDC续航测试方法,此次路线的高速路段会有更高占比。
![]()
![]()
在测试之前我们先将轩逸·纯电充满电,确认胎压值在合理范围(一般是2.2bar-2.5bar),将续航里程清零,驾驶模式选择了ECO模式,在D档动能回馈无法选择(切换到B档后可调至最大档位的能量回收,在遇到红绿灯时提前收电门还能起到刹车效果),此时表盘显示可以行使的总里程为272km,考虑到此时室外气温只有3度,行车电脑也是根据当前温度对续航里程做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估算(锂电池容量会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
在空调设置上,为了模拟日常使用,此次测试开启空调,并将温度调整至23℃,风量两档,调节至外循环。由于此次北京室外温度快要接近0度,空调需要开启辅助制热,所以空调会对续航产生较大影响。
![]()
![]()
从实际驾驶体验上来看,虽然电机马力只有109匹,但是扭矩达到254牛·米,车辆起步时提速比较轻快。动力输出也有着和燃油机相近的线性加速,并不会像许多电动车一样瞬间释放出峰值扭矩,给人带来不适的眩晕感。轩逸·纯电的动力已经完全超过了汽油2.0L排量的水平,应付家用绰绰有余。
![]()
![]()
![]()
根据我们的实际测试和每一圈的记录数据,在提示需要充电之前,整体电量消耗比较平均,只是在第五圈时出现了消耗里程增加10km的情况。
![]()
![]()
我们也对实际里程消耗和表显消耗进行了对比,很明显,二者从趋势线上看,表显消耗里程要大于实际消耗里程。第八圈之后表盘不再显示剩余里程,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中,轩逸·纯电又继续行驶了25km之多,这样的成绩还是让人非常惊喜的。
![]()
最终,轩逸·纯电的续航成绩为260.3km,与开始测试的表显272km数据也比较接近。与轩逸·纯电的338km的官方续航里程相比,它的里程差比为-22.8%。从仪表盘的数据可以看出,轩逸·纯电的平均电耗为14.4kWh/100km,与官方宣传的13.8kWh/100km非常接近,考虑到本次测试开启了热风空调,最终的成绩还是不错的。本次造成里程衰减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气温低导致的电池容量衰减。
![]()
本次我们使用的充电桩是功率为60kW的国家电网充电桩,为了避免两台充电桩共用造成功率衰减,我们也专门找了一个两边都没有车在用的充电桩进行充电。
![]()
![]()
轩逸·纯电是这次续航测试中收工最早的,大概在下午17:24开始充电。充电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充到75%作用的时候充电桩出现故障,充电突然停止,显示充电完成,此时用时55分钟,我们重新连接上充电桩,充到100%又用时44分钟,总计充电99分钟。
![]()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轩逸·纯电的充电速度比较平均,在30%-80%充电速度有所提升,而在充最后10%时花费了将近半小时,因此我们也建议更多的消费者,平时如果时间不多,将电池冲到90%左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
![]()
轩逸·纯电采用的聆风平台的技术还是比较靠谱的,用户们不用太担心电池的可靠性。这次在续航和充电上没有表现很突出,跟冬天寒冷的气温和开了空调辅热有很大关系。新能源车冬天的实际续航基本会在综合续航的基础上打8折,合资的轩逸,同样如此。
![]()